资深研究员赵洪:“一带一路”在本区域遭遇“信任赤字”

赵洪在国大东亚研究所主办的论坛中指出,面对东南亚国家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疑虑,中国已作出一定的政策调整。(卢凌之摄)
赵洪在国大东亚研究所主办的论坛中指出,面对东南亚国家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疑虑,中国已作出一定的政策调整。(卢凌之摄)

字体大小:

中国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却遭遇本区域的“信任赤字”问题。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认为,尽管“一带一路”是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新型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但若中国无法与南中国海主权声索国建立互信,“一带一路”项目难以在有关国家实施。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上周五主办主题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的大战略还是新型区域合作机制?”的研讨会。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高级客座研究员赵洪在会上提出,由于地缘政治、领土争端等因素,东南亚及南亚国家对“一带一路”持相对谨慎、保留的态度。

他说:“目前亚细安尚未就‘一带一路’达成共识。主要是担心中国与其中一些国家经济实力不对称,以及中国可能借着与亚细安共同发展全方位合作,而威胁亚细安作为一个整体的团结性。”

“最关键的是,中国在南中国海进行大规模的岛礁扩建,并且不情愿签署《南中国海行为准则》;尽管中国释放出善意,但种种举动使得亚细安对中国的倡议带有忧虑,也让周边国家难以接受‘一带一路’倡议。”

赵洪表示,针对东南亚国家的疑虑,中国已作出一定的政策调整。北京强调“一带一路”与亚细安的发展战略相互配合,其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路”)建设与亚细安经济共同体发展目标相对接,并且对打造亚细安共同体起辅助性作用。

那么南中国海问题是否会阻碍“一带一路”在东南亚的推进?赵洪坦承,中国尚未就南中国海问题与菲律宾、越南等声索国找到彼此能接受的方案,问题短期内无法解决,项目在当地很难开展。

根据赵洪的观察,目前中国的应对策略是,先在老挝、柬埔寨等没有领土主权纠纷的国家开展“一带一路”项目。“日后南中国海问题得到控制,再到亚细安的声索国发展。”

谈到印度时,赵洪指出,印度内部对“一带一路”的看法是矛盾(ambivalent)的。尽管工商界对“一带一路”表现出积极态度和浓厚兴趣,但也有学者和政府官员指出,印度必须根据自身的战略利益,提出反制中国的替代方案,因为它有可能影响到印度在印度洋和南亚的领导地位。

中国在了解印方的顾虑后调整策略,从以前的“邀请加入”变为如今的“战略对接”、“政策协调”,即希望“一路”、亚投行等倡议可以与印度本身的“东向行动”以及其他发展规划实现对接。

中国与俄罗斯 合作经验可资借鉴

关于这一点,有学者认为可以中国借鉴与俄罗斯在“一带一路”上合作的经验。“一带”提出之初,俄罗斯也颇为谨慎,国内各方都表现得相当冷淡,可是到2014年普京访华时,态度已从消极转为积极参与。

部分原因就是在中国和中亚国家在推进“一带”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向俄罗斯明确承诺,“丝绸之路经济带”投资项目要与“欧亚经济联盟”之间相互补充,实施共同项目。中印之间也可以采取类似的合作方式,经过双方充分的沟通,找出彼此利益的契合点,推进合作。

针对外界指“一带一路”缺乏明确规划的质疑,赵洪的看法是,中国官方去年3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已经为整个项目搭建了框架。鉴于“一带一路”是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中方不大可能单方面就“一带一路”再制定更详细方案。

他说:“中国应该是与具体沿线国家共同磋商,根据双方签署的合作备忘录,作出具体合作落实的安排。针对不同沿线国家,方案也有所不同。”

 

lulz@sph.com.sg

原载于2016年3月22日《联合早报》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