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下中国企业如何更好地“走出去”(一)

第21届俄罗斯国际运输和物流展览会2016年4月19日在莫斯科开幕,来自亚欧地区、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的代表性铁路运营商、货运公司、港口等企业参展。图为参观者在中国企业展台咨询。(新华社)
第21届俄罗斯国际运输和物流展览会2016年4月19日在莫斯科开幕,来自亚欧地区、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的代表性铁路运营商、货运公司、港口等企业参展。图为参观者在中国企业展台咨询。(新华社)

字体大小:

英国经济学家John Dunning 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指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将逐步增加,资本输出将最终超过资本输入。这正是中国近年来的情况,随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正在渐渐完成从一个资本净输入大国向资本输出转型的过程。中央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则为推动企业更好、更深地“走出去”提供了重大契机。

从英国、美国过去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成为世界强国,成为投资大国是必经阶段,而且欧美跨国大型企业的成功和快速发展壮大,也是通过“走出去”进行海外投资而成就的。中国的企业要做大做强成为国际性大企业,也需要深度“走出去”。

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企业“走出去”业已多年,至今每年海外投资的总额已经超过千亿美元,2014年更首度成为全球资本净输出国。然而,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各国政府对中国企业大举海外投资的政治疑虑,再加上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经验不足,导致真正成功而回报理想的项目占比偏低,投资的产业也局限于基础建设、能源资源等为主。

笔者认为,虽然“一带一路”倡议将推动企业的全方位“走出去”,但进行海外投资的企业能否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开拓市场,关键依然在于企业在商业思维、工作模式和理念等方面,能否从“内在内行”向“外在内行”转变。

在这一转变进程中,除了企业自身要转变外,包括外宣部门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海外传播,甚至到参与对外交流的每个中国人,都应当勇于突破和转变,兼容并包,主动交流,胸怀天下,迎接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发展成为国际性大企业的新时代。

“一带一路”下中国企业直面全球竞争

 

走向国际市场的关键 —在商言商

首先,对于企业而言,走向国际市场的关键是要重视国际商业竞争中最基本的理念—在商言商。

在商言商说起来是比较浅显 的道理,但是在企业“走出去”的历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常常过多考虑商业之外的因素,不但遭受投资所在国政府的无端猜测,更因此蒙受亏损。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企业即便有官方的强大资金和政策支持作为后盾“走出去”,但要真正走进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该更多抱持在商言商、务实主义的心态,更积极融入本地社会。

从“在商言商”角度出发,“走出去”的企业首先要警惕不要盲目跟从投资所在国政府的指挥棒。

不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相对落后,这些国家的政府为加快经济发展,常常急于求成:例如项目规划缺乏充分论证,在环境评估、技术评估还没有全部完成之前,就要求外国投资者的项目快速上马,或是优先选择施工期较短,但成本较高的项目,这就加大了外国投资者的投资成本。有些国家则对本国发展实际水平考虑不足,政府要求外国投资者提供极高性价比的技术、产品和工程。

如果中国企业在“走出去”期间,遭遇到此类过于“心急”,把中国企业当冤大头,对中国企业诸多过高要求的国家时,切切不可盲目听从投资所在国政府的指挥棒,也不在所在国政府的小恩小惠下匆忙上马项目,而是应该充分做好尽职调查、技术审查和风险评估工作,辨别项目可行性较高,成本效益和回报有保证之后,才是作出投资决定的较佳时机。

其次,企业进入海外市场要培养匠人(Craftsman)精神,关 注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打造企业的良好声誉。

相比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当前中国企业“走出去”有一个软肋。我们看到,当前很多条件比较好、回报较稳定的项目,往往被发达国家的企业夺得,条件、回报均一般或较差的项目,中国企业才能分一杯羹。即使是这些“鸡肋”项目,中国企业之间还不时进行“内斗”,展开激烈的竞争,有企业采取低价中标策略,不但为以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埋下隐患,也影响了中国企业的声誉,得不偿失。

因此,在“走出去”过程中,除了企业之间要加强合作,建立合作机制,以及中国政府建立及完善协调机制,有序引导企业参与招投标等之外,更重要的是企业要培养匠人精神—对于产品质量、制造技术的的崇敬,更加强调企业间的分工与合作。匠人精神并非不鼓励竞争,而是竞争的前提以产品的质量、制造技术说话,以此迫使企业不断改进技术和质量,最终获益的不仅是企业,更是所有民众。

只有具备了匠人精神的企业,在前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时,输出质高价优的产品和工程项目,才能在与发达国家的竞争中不落下风,才能为中国的企业、产品、技术赢得口碑。

再次,要长远、深入地进入国际市场,除了产品质量外,符合国际标准的后续服务也必须跟上。

企业打开海外市场,除了提供产品之外,后续服务往往更为 重要。尤其在“一带一路”倡议 推动的初期,不少海外投资企业 集中在基建方面,此类业务的长 期服务不但利润丰厚,更有利于 企业真正在海外市场“走进去”,让投资所在国离不开中国企业,是打造企业品牌、口碑的关键。

在这方面,香港、澳门不少大企业拥有丰富的经验。虽然香港企业不像内地那样擅长修大型基础设施,但在运营、服务上 却有独到经验。香港铁路有限公 司在车站管理、车站设计的便利性上有口皆碑,其车站上盖的房地产综合发展的模式更让港铁成为全球极少数盈利的公共交通系统。香港机场管理局在机场设计、航班管理和高效运作等服务 的模式也早已达到国际一流水 平。

作为国际航运中心,香港的港口运营商在码头建设、航运调配和国际物流方面,澳门的休闲旅游业经营者在城市整体旅游规划方面,都拥有丰富经验,甚至比欧美日国家的同行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此,内地的企业除了交流、学习先行者们在长期服务方面经验外,也可以考虑联合具备一流国际服务水平的港澳企业抱团“走出去”。例如,中国在对沿线国家开展高铁铁路、机场和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时,就可联同香港的港铁公司、机管局、港口营运商和澳门的休闲旅游业经营者共同“走进去”。

其四,企业“走出去”不应只抱有“支援贫困地区”的想法,而要在商言商,以及培养在地化(Localization)意识。

过去不少企业“走出去”,不但较少主动融入当地社会进行人文交流,也较为忽略当地劳工福利、安全保障和环保因素,不少企业更抱有“Over Pay ”的想法,认为只要用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不少“一带一路”沿线上的发展中国家,已开始对中国企业的投资说不,或者是要求中国企业提供更优厚的条件,付出更多的金钱。

这并不仅仅是中国企业的毛病,过往很多西方跨国企业也曾由于在地化意识不强而吃亏。例如日本丰田汽车就曾在位于加勒比海的波多黎各推出一款名 为“Fiera”的汽车,结果乏人问津,最后一调查,原来“Fiera” 在波多黎各的意思是指“又丑又老的女人”。

以此为鉴,企业“走出去”更加要培养在地化意识,主动学习及掌握当地的制度和文化,遵守规则,与当地社区形成良性互动,主动融入当中文化,了解当中的风俗习惯,适应地方需求,不能有侥幸心理。同时,中国企业除了参与该国的官方项目之外,也要考虑“接地气”,更多与当地民营企业合作。只有逐渐为投资所在国的民众所接受、认同,中国企业才有可能发展得更顺利、更快。

简而言之,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之下,中国企业“走出去”期间,应该大大方方、直截了当地告诉投资所在国的政府、民众,中国的企业过来投资,就是在商言商,合法经营、追求盈利。坦坦荡荡,才更能避免投资所在国对中国企业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做出过高的期望,另一方面也能够消除各国猜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背后目的,降低外界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误解。

 

未完待续,请关注明日本网连载

原载于《隆道观察》(Longus Review)第10期。隆道研究院授权转载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