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接封面)
雅史堀内解释:“A5级别的群马县上州和牛以先进的育肥技术和独特饲料养殖,大理石花纹细致满布,不管是以涮锅或牛扒的方式品尝,总是让人惊艳,因为它非常嫩滑顺喉。”
来自日本福冈的雅史堀内,20岁毕业自大阪法国烹饪学院(Tsuji French Cuisine College)后,有整整20年的时间,在瑞士、法国及英国米其林星级名店工作,来新前,还在伦敦米其林2星餐馆L'Atelier de Joel Robuchon掌厨。他说:“新加坡是美食天堂,很多人都试图挖掘最上好的食材,转换到对和牛的要求,这往往又变成是布满大理石纹路,滋味鲜美,口感一流的高级和牛。”
此外,这里的日式火锅寿喜烧(Sukiyaki)也采用日本和牛及荷斯坦(Holstein)牛配种的F1牛。
泛太平洋酒店日本餐馆Keyaki自2013年开始举办和牛促销,今年是第四年。去年和牛促销期,Keyaki一口气引入A5级别的一整头米泽和牛(Yonezawa Wagyu Beef),重约350公斤。
主厨石井博(Hiroshi Ishii)这些年来由日本各地进口的牛肉种类多不胜数,他指出:“和牛的级别究竟是几级,这点只能在牛只被屠宰之后才知道,所以对我们来说,进口一整头牛有一定的风险。但对比一般和牛28到30个月的饲养期,米泽和牛饲养期比较长,达32个月,因此味道更丰富。稍长的养殖期让牛肉发展出它独有的刚烈的牛气,让牛只发展出更多分层的细致油脂,造就一种在口中融化的口感,此一口感我们称为‘torokeru’。
推荐全新和牛 品种和菜式
米泽和牛还有一个独特性,那就是它必须是在米泽城外的屠宰场屠宰,这是规定。然而因为餐馆和厨师和两地政府沟通频密,关系良好,我们花了两年的时间,最终顺利缓解当中这个最棘手的问题,顺利把米泽和牛进口到新加坡。”
餐馆后来用之烹制香煎和牛饭,以餐馆自制烤肉腌料煎香,然后覆盖在香喷喷的日本蒸饭上,让客人欣赏丰富的油脂香饭。和牛促销的第二年,他带进山形县(Yamagata)A4级别和牛,这批黑毛草饲和牛,来自山形县藏王(zaou)农场。刚刚5和6月的四国(Shikoku)美食汇中,则推出A4级别的德岛县阿波和牛,以先进的饲养技术换来浓郁的牛气和入口即化的柔嫩感,不论铁板烧或涮涮锅都是最佳赏味方式。
石井博向来致力推荐全新的和牛品种和菜式:“发现客人会一而再地回到餐馆来,品尝不同的和牛,其中一个原因是,通过不同的烹调法和菜式,以及和服务团队及厨师的互动,客人可以对和牛多知一点。我们都找尚未登陆新加坡的新鲜食品,打个比方,今年11月我们要带进来的能登牛肉(Noto Beef)来自石川县(Ishikawa Prefecture), 在新加坡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黑牛口感非常的嫩滑,脂肪的素质尤其高。”
客人大多喜欢大理石花纹
石井博观察到,新加坡人偏爱油花偏多、雪花纷飞,入口即溶的和牛。
“不过在日本,已经出现偏向红肉而非向脂肪靠拢的趋势,健康是最大的潮流。我们相信爱吃的新加坡人,也会选择脂肪较少,味道更丰的一块肉,很快这样的趋势也会出现在新加坡。”
植物园Corner House创办人陈日锃也说:“你把和牛纳入菜单,十之八九它一定是点击率最高的菜品之一,这应该也和新加坡人喜欢较嫩口脂肪多的牛肉有关,和牛就具备上述价值。在我们这边,发现客人大多喜欢大理石花纹多,A4至A5的日本和牛,如果是澳大利亚和牛,那大多是M8至M9级别。此外,新加坡人偏爱上等部位,比如牛前腰脊肉(Strip Loin)、牛里脊肉(Ribeye)和牛腰肉(Tenderloin),感觉上客人倒不特别注重牛肉来自哪一区或哪一县。”
Corner House开办以来只选用A4级别的日本鸟山明的鲜味和牛(Toriyama Unami Wagyu)。
陈日锃说:“最初是通过本地供应商接触,我们是第一家采用日本鸟山明的鲜味和牛的餐馆,选用A4级别是因为我个人偏爱入口不立即融化的牛肉,反而喜欢牛气比较足的种类,脂肪不会太过,味道上面的平衡感较好,而且带有鲜味。”
在Corner House,陈日锃每个月进口100到120公斤的日本鸟山明的鲜味和牛,并以两种方式诠释。首先以火炭慢烤牛前腰脊肉(Strip Loin),另一手法是制成鞑靼牛肉(Beef Tartar),配以慢火煨煮的甜菜根和甜菜根泥、特级鱼子酱及香脆面包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