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热点中国地方债上半年发行量超过3.5万亿元人民币,接近去年全年的发行水平,其中新增债为8904亿元,占四分之一。(北京综合讯)中国地方债今年上半年发行规模逾3.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7086亿新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据《上海证券报》报道,中债资信研报统计显示,上半年共有30个省级政府和四个计划单列市政府发债,发行规模达到3.5755万亿元,接近2015年全年3.8万亿元的发行水平。其中,置换债成为发行主力,共计2.6851万亿元;新增债为8904亿元。根据预算安排,今年新增地方债规模为1.18万亿元,相比2015年增加近一倍。其中,一般债为7800亿元,专项债为4000亿元。按照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王克冰的公开说法,中国地方政府今年可能会进行五万亿元的债务置换。针对上半年的发债势头,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李旭章说,目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地方债置换和发行应按既定计划推进,甚至必要时适当加码。地方政府纷到港找外资另据彭博社报道,面对本季度中国国内债市城投债(准市政债)发行量下降55%的局面,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涌入香港找国际投资者。彭博社汇总的数据显示,离岸美元市场第二季度城投债发行量达到27亿美元(37亿新元),而第一季度只有两亿美元。违约案增加 城投债锐减在中国国内债市,由于违约案件增加推高了融资成本,第二季度城投债发行量只有1160亿元,大大低于上年同期的2564亿元。尽管中国政府允许将城投债置换为地方政府债券,但地方市政管网、道路桥梁和轨道交通建设单位的国内债券余额依然高达3.7万亿元,超过整个波兰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规模。华安资产管理(香港)公司建议仔细遴选基本面良好的发行人,因为离岸市场的城投债发行将会增加,而发行人并不总能得到中央政府的支持。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中央政府敦促地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地方当局的举债飙升,后者成立了几千个融资平台。海外投资者对城投债需求强劲。一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透露,无锡市建设发展投资公司6月21日发行三亿美元债券,得到超过12亿美元的认购。与之相反,另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中国金融企业中融国际的五亿美元债券,仅仅获得六亿美元认购。人民币贬值陆资投奔美元债券人民币贬值吸引更多大陆资本进入离岸美元债券市场。根据上海泽奔咨询汇总数据,截至3月31日,中国海外固定收益基金通过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计划管理的资产达到79亿元,比去年底的38亿9800万元翻了一番。穆迪大中华区信用研究分析团队负责人钟汶权表示,买入美元城投债的主要是大陆投资者;除了债券收益率,他们还希望从美元升值中获得一些回报。“投资者面对的关键风险在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通常基本面很差,依赖地方政府隐性支持,但这并不等于担保。”“政策支持日后可能有变。”
请LIKE我们的官方面簿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