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论 今年年初,许多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已经感到非常担心。经济增速放缓,大量资本外流,加上操作手法粗劣和意料之外的2015年8月份人民币贬值,令投资者担心中国经济将会硬着陆。 有鉴于此,市场当时高度关注新兴市场是否将因此再次陷入动荡之中。 不过,根据我们的观察,至今,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并未因此出现显著的恶化。反之,今年上半年新兴市场级别的资产表现相当理想。 那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的危机到底怎么了?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要审视一下中国在过去几个季度采取的一些政策性行动。 首先,中国实行了防止资本外流的一些措施,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对银行代客购买美元对人民币外汇远期合约实施20%准备金规定。 此外,央行在今年1月宣布,对境外参加行存放在境内代理行等境内银行的境外人民币存款执行正常存款准备金率。 显然,第一项措施目的在于提升境内市场购买美元的成本,第二项措施则是增加在离岸市场做空离岸人民币的成本。 与此同时,当局于在岸市场也实行了一些行政性措施和窗口指导。例如需要购买大量美元的企业必须获得外管局的核准。 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得了成功,因为中国外汇储备自2月份以来已经基本稳定下来。同时,来自中国企业和个人的人民币卖压,在过去几个月里,也有所减轻。 其次是今年上半年信贷扩张相当强劲,为经济提供了显著的支撑。今年首两个季度,中资银行提供了7.5万亿人民币的新增贷款,较2015年同期高出许多。 同时,财政支出也加速了。中国财政开盒子今年1至6月年比增加5.1%;2015年上半年增幅为11.8%。而且,民间投资下跌到历史低点之际,国有企业投资却强劲回升。 第三,中国当局取用了更多细致的政策组合来整顿房地产领域,更着重因地施行。 中国自2015年初便显著放宽其房地产政策,包括取消限购令,调降首付和交易费用,以加速楼市的去库存过程。 由于住房投资持续下滑,房市过剩风险也因此有所下降。这对于三线城市来说,尤其重要。 与此同时,因为股市波动、固定收入回报率下跌等因素,中国投资者涌向房市,导致一线城市房价飙升。 对此,中国决策者今年来收紧了主要城市的房市措施。 这些措施对经济增长都起到了支撑的作用,也降低了硬着陆的风险。新兴市场的风险胃口也因此稳步改善。 另外,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的重新平衡努力已经出现了一些令人鼓舞的苗头,但前路仍是崎岖,因为债务问题仍是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 作者为德国商业银行经济师
请LIKE我们的官方面簿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