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综合电)中国保监会周四发文明确,保险资金可参与沪港通试点业务,保险资管机构发起设立的组合类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可投资港股通试点股票。业内人士认为,险资投资港股潜力较大,不仅使险资多了一种可配置资产,也有利于其进行海外投资。路透社引述一个大型保险资管公司高级研究员称,沪港通这个渠道未来很有潜力,“目前大的公司如果有海外配置,一般都会在港股上配置较大比例,因为港股的标的对内地的机构投资者会比较熟悉。”她并指出,在目前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额度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上述举措比较明显利于保险资金进行海外投资。从港股配置价值角度来看,有保险资管人士认为,当前港股估值低、分红率高,对险资来说有较好的投资价值,存在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另据《证券时报》,近来大陆资金通过沪港通渠道投资港股的意愿显著回升,在沪港通总额度控制取消后,这一趋势更为明显。最新数据显示,港股通单日已用额度从8月初的负值升至9月8日的51.98亿元(人民币,11亿新元);单日额度余额占比则持续下滑,已从8月初的106.25%降至当前的50.5%,这一比例已接近年内最低值。有分析认为,近期港股表现优异,内地资金是重要推力之一。数据显示,港股恒生指数从7月以后已连续两个月上涨,9月以来再涨4.1%,明显优于同期沪深股市表现。《上海证券报》引述多家大型保险机构人士表示,目前,有四类港股对追求稳定绝对收益的保险资金有明显吸引力。它们分别是:A+H股中有折溢价优势、稀缺优势、低估值及高股息率、类债券型个股。截至2015年末,保险资金境外投资余额约360亿美元,占保险业总资产比例不足2%,远低于15%的监管上限,未来提升空间较大。至于有市场人士担心“参与沪港通试点开闸,是否会造成保险资金抽离A股”,保险业人士认为,无需过度担忧,不会对A股市场产生“失血”效应。一家大型保险资管机构相关人士解释:“保险资金在境内、境外各大类资产上的配置都有不同的监管上限要求。”
请LIKE我们的官方面簿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