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点中国政府向今年的全国“两会”(人大、政协年会)交了一份2016年国民经济的成绩单。政府管理经济,需要均衡效益与公平分配。去年,中国经济大抵都能完成原来预定的目标,其中还让1000多万人口脱了贫。然而,部分人脱贫与缩小收入和财富差异是不一样的。中国是一个贫富差异较大的国家,笔者估计由于2016年房价飙升,那里的贫富差异应该比2015年更大。市场化改革盘活了中国经济,没有市场化就没有中国今天的经济成就。资本主义是一种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和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制度;中国进行市场化改革,资本主义的经济成分也就在国民经济中坐大。不谈姓“社”还是姓“资”,则可以把那叫做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同时也是一种维护资本所有权和逐利的机制,资本主义化也反映了国家机器对资本维护的程度,特别是相对于劳动而言的。近日,我在香港传媒上看到一篇文章,说是中国有200多名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他们的个人财富都超过20亿元(人民币,下同,约4亿新元),他们财富的总值达到了2.5万亿元;中国“两会”最富有18名代表或委员的财富总和更超过了美国530多位国会议员、九名最高法院大法官和上一届联邦政府所有内阁部长的财富总和。笔者没有核实过相关的资料,但知道那并非空穴来风。当然,那200多名代表或委员分别在“两会”所占的比例并不高的;而在出席“两会”的人除了大富豪外,还有许多小富豪。根据中国的政治文化,人大和政协是具有“统战”功能的机构。自1949年中共建国以来,即有包括工商界在内的知名人士参与“两会”。不同的是,在中共建国初期,工商界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主要是一些爱国人士。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是曾经把自己的全部身家交给了新政权,甚至把自己的性命都押上了。时代变迁,现在的中国人大和政协当然应该有当代的中国工商界代表参与。但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势头在“两会”中的体现是值得关注的,而那样的势头更不仅仅表现在资本家代表或委员的数目上。在这一次的“两会”期间,中国的房地产税并不是审议的事项,也有人提出要厘清70年以后的产权;与此同时,中国的遗产税迄今尚未出台。中国的这些分配现状在当今许多民主资本主义社会当中也是不多见的,同时也达不到马克思所称的“最先进国家”,那并非是指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国家的要求。最后,我还想补充一点。过去,我曾经以为中国现在的高等教育已经普及了,近来才知道那只有在大城市居民中间,高等教育才比较普及。在中国农村,许多1000、2000人或人口更多的村子,往往只有几名接受过大学教育的年轻人。教育是影响社会流动的重要手段;看来,对资本的过度呵护,衍生的另一个“附产品”则是跨代贫困。作者是香港财经评论员
请LIKE我们的官方面簿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