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综合讯)中国央行主管的媒体指,当局将采取一系列监管措施,应对虚拟货币交易“死灰复燃”,传递显示官方彻底清理虚拟货币交易,抑制境内投资者转向境外平台的信号。 《金融时报》昨天报道称,目前中国ICO(首次代币发行)及虚拟货币交易所的清理整治已基本完成且效果明显,但去年底以来,一些境内人士转向境外网站平台参与ICO和虚拟货币交易,相关行为又有了死灰复燃迹象。 报道称,针对境内外ICO和虚拟货币交易,将采取一系列监管措施,包括取缔相关商业存在,取缔、处置境内外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网站等。 报道说,将继续对虚拟货币相关行为保持严密关注,只要发现一家就要关闭一家,未来视事态发展情况,也不排除出台更进一步监管措施的可能。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上周五也曾发布风险提示称,目前有关管理部门对境内ICO行为及“虚拟货币”交易场所的清理整治工作已基本完成,期间部分投资者转向境外开展相关活动。但国际上也普遍缺乏规范,目前境外的交易平台一样存在系统安全、市场操纵和洗钱等风险隐患。 人民日报:各国应协同监管防止虚拟货币交易风险 中国央行等七部委去年9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紧急叫停ICO活动,并采取措施要求虚拟货币交易所于当年9月30日前彻底关停其在中国的所有交易活动。但《金融时报》报道指出,“目前,日本、香港等都是比较常见的交易平台移出地。” 《人民日报》昨天也发文称,近段时间,各类以区块链、数字资产、虚拟货币为主题的会议、交流活动层出不穷,“炒币”“变相ICO”等热潮也是此起彼伏。一些人加入到“炒币大军”中,希望通过短期投机来获得丰厚回报。 该报认为,由于区块链和虚拟货币可以超越国界线,各国应当加强协同监管,防止虚拟货币交易引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请LIKE我们的官方面簿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