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局也预测,2017年的固定投资会与去年处于相同水平,即介于80亿元和100亿元,可创造的工作则介于1万9000份和2万1000份。 周文龙 报道 chewbl@sph.com.sg 在宏观经济前景不明朗的局势下,我国去年吸引的固定资产投资仍达到预期,报94亿元。不过,同2015年相比,投资额下滑18.3%,这是我国吸引投资连续四年下跌,也是10年来的最低水平。 经济发展局局长杨吉全说,随着我国经济逐步偏向附加值更高的商业领域,去年吸引投资大致符合了我国中期内可维持的引资水平。 他说:“我们认为,新加坡吸引了应有份额的投资,也维持了竞争性。” 添2万份工作比前年多两成 经发局主席马宣仁医生补充,80亿元至100亿元的投资额是经发局近年来所设定的目标。“有些年我们会因吸引到巨额投资而超越目标,有些年我们则会低于目标,但整体来说,这是我们可维持的投资目标。” 根据经发局昨天公布的最新年度数据,去年吸引的投资项目,预计可创造2万零100份工作,比前年创造的工作多两成。 展望2017年,经发局预测固定投资会与去年处于相同水平,即介于80亿元和100亿元;可创造的工作则介于1万9000份和2万1000份。 固定资产投资指的是一家企业对设施、设备与机械的投资。我国过去10年每年吸引的固定资产投资都高于110亿元,前年为115亿元,2007年和2008年更达到172亿元和180亿元的高水平。 经发局并没有提供2007年之前的引资数据。 马宣仁指出,2007年和2008年吸引投资处于高水平,主要是因一些油气公司在裕廊岛的巨额投资项目,但这些项目需要庞大土地空间。新加坡土地资源稀缺,很难继续提供大量的土地空间来发展这类投资项目。 他强调,我国正在转向成为价值创造型经济体,当局不能仅是吸引跨国企业在新加坡设厂建设施,更须促进行业转型,推动企业采纳新科技。 去年的预期经济增值和总商业开支,都达到或超过官方预期目标。前者增加4.9%至129亿元,后者猛增48%至83亿元。 另外,去年投资项目可创造的工作中,制造业和企业总部及专业服务各有6000份,另3000份来自数码行业。 马宣仁说,达到预期设定目标,说明新加坡作为全球商业中心的吸引力和优势,预计今年跨国企业对新加坡的投资兴趣会维持稳定。 他认为,美国贸易措施和欧洲一些选举活动虽为全球经济增添变数,但亚洲地区中产阶级崛起和科技的颠覆力量,同时也给在新加坡的企业带来许多商机。 “所以,我们虽对全球经济局势持谨慎态度,也继续关注美国政策进展,但没有理由相信未来前景会是一片灰暗。” 电子业“吸金”能力最强 刊第24页
请LIKE我们的官方面簿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