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忠:提升企业实力 缓和成本压力

字体大小:

自从财长在2月19日公布了2018年的财政预算案后,民间热烈讨论的话题是消费税有没有必要上调?政府是否应该探讨多动用一些国家储备金,才考虑增加税收?这些课题,涉及每个国人的日常开销及生意营运的成本,也影响到国家未来是否有能力应付逐年上升的公共开支。

简单来说:消费税不上调,政府有可能动用国家储备金,因此会造成国库吃紧,我国在往后基础建设、保安、医疗和教育方面的投资可能入不敷出。

在商会的立场,我当然最关心的是商界的利益。劳资政虽然观点各异,最终都是为了国家长远利益而着想。大家如果能够互相配合,各献所长,政府不一定得靠调高消费税来维持收支平衡。

商人都是能够适应环境、灵活变通的群体,要是他能够接受时代挑战,积极转型,进行数码创新和国际化,壮大实力后业务取得佳绩,那所缴纳给政府的税收自然会增多。当员工因公司转型而必须学习新的技术及新技能,个人的薪金也会相应提高,所缴纳的税额也跟着提高。

从理论上推算,政府可能没有必要考虑把目前的消费税提高两个百分点;又或者只提高一个百分点就足以应付未来十年的国库开销。

在本月初《联合早报》所举办的财政预算案商业论坛上,我曾经指出商界其实可以在这三年多的时间进行自我提升,并且提高商业生产力,这样一来,国库的收入自然会相应增加。

企业要是能够转向数码化,就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接触到世界任何角落的潜在客户,增加公司营收及利润。国际化能够开拓国际市场,增加客源及商业机遇。今年政府预计收到的公司税超过150亿元,三五年后,它有可能翻倍带来惊人的国库收益。

主宾财政部长王瑞杰在论坛上重申政府支持本地企业提升能力及创新,我深感欣慰。

要从政府的许多援助计划中获益,商家本身必须得调整心态,放开心怀,放眼未来。我在论坛上就指出,政府援助措施中最难实行的就是“企业合作转型计划”(Partnerships for Capability Transformation)。虽然这项援助计划为合作项目提供高达70%的津贴,但有意愿合作的伙伴首先必须要具备包容心,建立互信心,才能齐心协力,共创未来。否则,尽管有政府津贴,再伟大的雄心也无济于事。

其实,鼓励大企业带小企业,进行创新和国际化,是中华总商会一直努力的目标。聚集行业公会及商团入驻商团中心,就是为了更好地推动这种合作模式。我鼓励企业并肩合作,共创新局面。

从舆论看来,国人一般上认为增加消费税会加重消费者的负担,同时又得考虑国家未来的建设及长远发展,感觉上有点矛盾。要是商家能自发转型,积极为国家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及元素,消费税的增加也许只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劳资政三方都成为赢家,而不必为了增加国家税收而影响到民生。

(作者为中华总商会会长)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