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永续发展的永续追求

字体大小:

社论

全球首个“天穹实验室”( SkyLab)今年7月间在新加坡启用,位于建设专科学院(BCA Academy)新教学大楼八楼,斥资450万元建造的建设局天穹实验室可旋转360度,提供灵活空间,让研究员模拟一个建筑单位在不同朝向的情况下,室内温度、热量和光度等各方面的变化,以研发有效的节能设备。

这是新加坡追求永续城市的目标的另一项努力,李显龙总理在启用典礼上说,这个实验室,“将在我们推动环保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新加坡是个高度城市化的岛国,在节能设备的研发投下更多资金与人力,着眼于长远的利益。为达到永续发展的目标,科技上还大有拓展的空间。

城市化是每个国家的发展进程,它固然为人类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也带来更多的环境问题,如车辆的拥挤提高了废气的排放量,加上工业化对地球带来污化,使人类面对长远的生存危机。

在城市规划方面,融入永续发展的精神已是一种必须的努力,不管是政府的发展项目,还是私人的商业项目,都不能与整体大势背道而驰。

去年底推出的比达达利新组屋,预计在2019年第三季至2020年第二季陆续竣工。这个即将兴建的新组屋区将凸显绿色空间、社区凝聚和永续发展的特色,这也是首个从规划阶段就融入鼓励减少用车设计的新组屋区。除了开发绿色空间之外,这个组屋区也将重现当地的历史景观,注入人文气息,这是我国组屋区设计的新里程碑。

绿化环境是新加坡建国以来从未中断的改善居住环境的工程,清洁与绿化运动年复一年,也能不断保持其势头和新意。但是,新加坡面对的基本生存挑战永远存在,如过去一年多来,由新加坡管理的柔佛林桂水坝的水位不断下降,从去年初的85%锐减至今年4月中的36.9%。两个月前进一步降至25%,近日再下跌至22%,就快达历史的新低,情况令人担忧。

在今天,节省用水的信息已经跟永续发展的大目标挂钩,减少垃圾、减少用车、在住家和工作地点借助节能的科技,多方面成绩的结合,才能提高永续发展的效果。

在已推行两年的新加坡永续发展蓝图下,五大领域的各项计划取得稳步进展,其中高楼绿意覆盖范围从2013年的61公顷增至去年的72公顷,目标是要在2030年达到200公顷。脚踏车车道也从2013年的233公里增至去年的355公里,距离2030年的700公里目标还有一半。也许我们可以加快步伐,提早完成指标。

在国际上,全球应付气候变化的努力还有待更多国家的共同努力,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需要至少有55个缔约方批准才能生效,它们的排放量占全球总量至少55%,但联合国目前仅收到27份协定批准书,协定能否在今年底生效还是个疑问。这份公约的近200个缔约方于去年12月12日一致通过《巴黎协定》,各方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是将全球气温升高幅度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的两摄氏度以内。

应付全球气候的变化,落实到个人层面上,就是提高环保意识,调整生活习惯和态度,节能省水或少驾车,人人都可以做到。新加坡已在科技和设施上作了不小的投资,但种种努力还须得到人们的配合。全方位的努力,才能取得显著效果,永续发展需要永续追求。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