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重新审视F1赛车效益

字体大小:

社论

世界一级方程式(F1)总裁埃克尔斯通在接受德国汽车杂志采访时表示,新加坡在明年举办F1赛车大奖赛后,就不再续约。他语带不满地指出:“大奖赛确实花了新加坡很多钱,但我们也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收益,而新加坡已不再只是人们上下飞机的航空转换站。但如今他们认为已经达到目标,不想再办大奖赛了。”

他过后澄清说,F1希望新加坡继续将比赛办下去,并表示新加坡是否续约,今年底之前就会有答案。

其实,贸工部长易华仁两个月前表示,由于美国传媒集团最近收购了F1的股权,需要一些时间安顿下来,因此他不愿对新加坡大奖赛的续约谈判,订下时间表。

随着马来西亚最近表示有意停办F1大奖赛后,埃克尔斯通在与新加坡续约谈判中,显然有更大的迫切感。此外,F1股权易主,也为埃克尔斯通添加压力。尽管如此,新加坡从容以对,显示了F1需要新加坡,多过新加坡需要F1。

自2008年以来,新加坡共举办了九届的夜间F1大奖赛,政府资助60%的赛事经费,其余40%由私人投资者负责。在合约即将在明年期满之际,相信政府与主办方会全盘检讨F1大奖赛,是否还有续约的价值。

为了将新加坡打造成为有生气活力的全球都会,政府早在2005年批准设立有赌场的综合度假胜地,而F1大奖赛则在2008年开跑。由于空间有限,新加坡将市区的公路转换为赛车跑道,并主办了别开生面的夜间赛车。埃克尔斯通将新加坡夜间赛车形容为“F1皇冠上的宝石”。

F1大奖赛吸引了全球爱好赛车的人到场观赛,其中包括不少富裕人士。这促进了我国的高端旅游业及财富管理业,也带动了其他相关行业。在2012年底,易华仁在国会的书面回答中指出,每一年的赛事为新加坡旅游业带来1亿5000万元的额外收入,比预期的1亿元高。此外,通过电视的全球转播,F1赛事也打响了新加坡的品牌。

然而,时过境迁,F1大奖赛的票房似乎已失去了往日的魅力。此外,主办F1赛事的经费不菲,包括支付给F1的执照费。

马来西亚旅游及文化部长纳兹里便是以活动经费昂贵而票房收入不高为理由,决定在2018年合约期满后停办F1赛事。他指出,吉隆坡雪邦赛道能容纳12万人,但是今年入场观赛的只有4万5000人,而且电视收视率也不理想。

同样的,新加坡八年前首次主办F1新加坡大奖赛时,每日平均吸引超过10万名观众到场,去年每日平均人数是8万7000人,而今年下滑至7万3000人,比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时的票房还差。新加坡没有公布F1大奖赛的具体收支数据,但从澳大利亚的经验显示,主办方的亏损不小。澳洲举办的F1大奖赛,每年亏损约5000万澳元,而去年则亏损6170万澳元。

自2008年以来,韩国及印度停办了F1赛事,紧接着将是马来西亚,而巴西、加拿大、俄罗斯以及阿塞拜疆都有意步其后尘。其实,不仅是比赛主办方,连参赛的车队也离开。正如埃克尔斯通所说的,以前离开的车队有本田、宝马和丰田,接下来连马赛地和法拉利都有可能离开。人们对F1赛事失去新鲜感或甚至感到厌倦,相信会是我国检讨续约时考虑的因素。

当然,除了量化的数据如票房收入或执照费开支之外,在计算成本效益时,也不能忽略难以量化的因素。新加坡主办F1赛事,是为了提高全球都会的品牌,并为这个城市注入活力。这些目标,难以精准地量化。此外,在经过九年的赛事后,F1对新加坡的品牌是否还继续发挥预期的效用,也有待研究。另一方面,F1赛事举行期间封路导致人们出行不便,零售业受到影响,虽然难以量化,但也是成本的一部分。

F1大奖赛毕竟是个商业项目,因此续约与否,也应该通过动态的成本效益角度,重新审视。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