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国民服役精神历久弥新

字体大小:

社论

新加坡国民服役实施以来,今年已进入50金禧(NS50),首批阿兵哥在1967年8月入伍,完成国民服役的军警人员已超过100万名,这个数据本身也颇具时代意义。环顾全球,1000万人口以下的小国当中,如此重视维持一支全面,并具海空军实力的武装部队,新加坡是个罕见的例子。

NS50跟我们在2015年庆祝建国50金禧(SG50)一样,标志着国民的成长。两个不同世代的国人见证了国防、经济与社会建设与发展。

长达一年,主题为“保家卫国,代代相承”的NS50庆祝活动,前天在德光岛基本军事训练中心举行的仪式上揭开序幕。为答谢服役人员而推出的NS50配套,将为所有今年入伍,以及现役或役满的全职国民服役人员和战备军警,派发价值100元的礼券。其他庆祝活动包括5月到6月配合陆军开放日推出、随后走进社区的NS50特展。可以预见这将是一系列深入民间的全民庆祝活动。

对于现役和役满的年轻子弟,100元礼券是小小的敬意,但对他们把一生中两年黄金岁月贡献给国家,则是长久的提醒。国防部长黄永宏医生说:“每个在成长中的新加坡男性通过国民服役塑造人品和价值观,也结识挚友。国民服役是新加坡身份的一部分,服役人员通过服役,理解保家卫国的重要”,概括了国民服役对每个男性公民的重要性。新移民的下一代,也视通过国民服役来表达他们对国家的效忠。

部长说“在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忘战必危”,新加坡在本区域是个意外独立的小国,但我们并没有把命运交给周遭比我们大得多的邻国。国民服役的实施,就是要新加坡人掌握自己的命运,而在国家的繁荣与进步下,“忘战必危”或“居安思危”,是政府不断向国人灌输的国民意识。

为了维护和平,新加坡的武装部队在不同时代因应不同的挑战,也同时不断提升和转型。最叫国人感到骄傲的是,武装部队的成长带动了国防科技的进展,至今已培养了5000多名科研工程专才,效力于国防科技领域。他们是新加坡武装部队转型不可或缺的伙伴,协助建设一支现代化、可靠、专业,以及受其他国家军队尊敬的作战部队。国防部在招揽人才方面,对武装部队和国防科技界都同样重视。

国防科技界的支柱,包括国防科技局(DSTA)、国防科技研究院(DSO)、未来系统署(FSTD),以及国防工业与系统司(DISO)。它们既有实力独当一面,更构成完备的体系。我国正在面对人口老龄化,服役兵员不足的问题。因此,开发更先进的无人操作技术和配备,在不同环境里与人并肩展开任务,成为国防科技进军的新领域。此外,国防科技界也能在对抗网络威胁,以及现代混合战争中更频密使用假情报的情况下,发挥维护国土安全的作用。

在民事方面,国防科技界也有非凡贡献。他们研发和设计了包括滨海湾的浮动舞台、2003年沙斯爆发期间使用的感热扫描仪,以及具备多种功能的地下储存库设施。

在检讨国民服役50年的成就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武装部队人员在区域拯灾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他们协助推动了新加坡与邻国的外交关系。

《孙子兵法》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强调国家生存谋略和外交手腕为优先,诉诸武力是下下之策;建立武力的最高目的是确保和平,防止战争。我国武装部队已从最初的防卫使命,转型至今天负起多重任务。如今“父子兵”家庭已很普遍,国民服役代代相承,国民服役的时代精神历久弥新。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