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结构性失业问题的挑战

字体大小:

社论

人力部长林瑞生在国会宣布了一系列措施,协助中年失业者寻找工作。在“专业人员转业计划”及“职业支援计划”下,政府给予雇主更高及更长时间的薪金补贴,以鼓励他们雇用长期失业及年满40岁的PMET(专业人员、经理、执行人员与技师)。

我国居民(公民与永久居民)的失业率是3%,算是全民就业。与其他发达经济体相比较,我国的就业率相当健全。然而,裁员及结构性失业问题的趋势,不可等闲视之。

根据人力部的数据,去年冗员(裁员及提早解除雇佣合约)人数达1万9000人,是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尤其令人担忧的是,从2010年开始,裁员人数逐年上升。此外,长期失业者(失业超过25个星期)去年占总失业人数的20%,比2015年的18%;而那些因长期失业并对找工作感到沮丧的人数,则从前年的8700人增加至去年的9900人。

裁员及长期失业人数增加,部分原因是经济增长放缓的周期性因素。但科技迅速改变、经济转型以及年资工资制度的结构性因素,对PMET的冲击力更大。他们属于白领阶层,薪酬较高,但由于技能无法赶上迅速改变的职场需要,或是企业外移,因此在公司削减员工或转型时,往往首当其冲。

从发展趋势来看,结构性失业问题的挑战,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首先,颠覆科技方兴未艾,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企业及员工都经历痛苦的转型。在这个过程中,不少企业及员工可能无法及时赶上而掉队。科技的发展,也导致职场的等级制度扁平化,中层管理人员的职位逐步减少或遭淘汰。

其次,我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经济转型。在行业提升计划下,有23个行业将通过数码化进行创新及减少人力的使用。这将提高企业的生产力,也为国人提供高素质的工作。但与此同时,那些跟不上改变的企业,要不是外移,就是结束营业。经济转型的阵痛,意味着裁员及中年员工长期失业的趋势,可能持续。

此外,虽然我国多年来推行灵活工资制,但根据工作年资加薪的年资工资制,基本上还是保留下来。由于中年PMET的薪酬较高,因此在企业精简员工或削减开支时,也是最脆弱的一群。他们一旦离开了工作多年的公司,一般上再也很难找到相等薪酬及同类的工作。对于这群人而言,中年转换跑道是个不容易的调适过程。不少PMET转向从事门槛较低的自由工,例如房屋经纪或驾驶私人预召德士。在这个趋势下,结构性失业问题可能变得更为严峻。

对于个人而言,长期失业容易使人意志消沉,并很快地沦为沮丧工人而不再尝试寻找工作。不少中年PMET在失业后,从事自由工或加入零工经济的行列。这些工作的收入不稳定,也没有医药福利及公积金。其中有不少是从事与其教育水平或能力不相符的工作。我们必须警惕结构性失业问题所引发的隐蔽性失业现象。

对于企业而言,科技急速改变意味着它们必须加快转型以求存及发展。然而,由于技能错配,不少企业无法找到符合它们要求的员工而难以扩充业务。因此,输入外来人才及外劳的诉求,会越来越响亮。

从国家的角度而言,在生育率低及劳动力老化的情况下,要不过度依赖外来人口,而又能满足企业不断改变的需求,是个不小的挑战。这意味着本地劳动力必须灵活应变,并缩短学习曲线,在技能上不断赶上科技的变化。

颠覆科技的发展步伐只有加速,不会放慢。因此,员工的技能提升也将没有终点。在瞬息万变及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我们有必要正视结构性失业问题及它所带来的冲击。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