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美国大示威展现体制韧性

字体大小:

社论 

美国各大城市约百万人在上周六举行全国大示威,其中聚集首都华盛顿的示威人群就超过80万人,要求政府管制枪支。这场自二战以来规模罕见的大示威,主要由中学生号召,距离2月14日导致17死、17伤的佛罗里达州校园枪击案才一个多月,反映了学生强大的动员力和感召力。大示威也显示美国社会体制的韧性和生命力,尽管过程可能一波三折,结果恐怕还充满不确定性,但是这种允许社会自我纠错的开放和自由体制,或许正是美国继续保持强大的关键原因。

枪支管制一直是美国社会争议最大的公共课题之一,虽然民调表明绝大多数人同意合理管制,但是占少数的拥枪派却因为有组织、有策略,结果长期影响国会决策,反对或者拖延任何妨碍拥枪自由的措施。拥枪派超乎其民意规模的巨大政治影响力,凸显了美国民主制度失效的一面。面对伤亡日益严重的大规模枪击事件,乃至于在学校求学的孩童都无法免于生命威胁,管制派提出有限度和合理枪械管控主张,却迟迟难以落实。

这一现象在佛州校园枪击案后出现转折,幸存的中学生纷纷利用社交媒体号召社会正视问题,并在短短的几十天内动员组织了3月24日的全国大示威。他们直指问题核心,即指明拥枪派通过政治捐款,左右国会议员反对枪械管制,表明将针对议员的管制枪械立场,发起用选票罢免拥枪派议员的行动。一些社会团体也利用大示威之便积极宣传,号召示威者登记投票,在11月的国会中期选举对拥枪派议员施加政治压力。

这场大示威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现在还言之过早。毕竟拥枪派依然占据政坛主流优势,在理据上也还有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赋权民众拥枪的法律正当性。一些拥枪基本教义派视之为天赋人权,把管制枪械等同暴政的开始。在大示威当中,也有民众举行支持拥枪的反示威;甚至有佛州校园枪击案的幸存学生,公开表达了反对管制枪械的立场。与此同时,示威群众里也不乏拥枪派支持对枪械的合理管制,展现了美国社会尊重自由表达的可贵一面。

就技术细节而言,拥枪派和管制派之间的立场并非毫无交集,撇开双方极端的少数不说,大部分人还是认为应当对拥枪采取合理管制,比如限制买枪年龄、对购枪者做背景调查(以排除精神病患者和有犯罪记录者)、管制杀伤力强大的自动步枪(大规模枪击案的主要行凶武器)等等。至今由于极端少数的坚持和阻挠,双方难以就合理管制枪械理性对话。大示威如果有任何影响,可能就在于打破拥枪派打压合理辩论的企图,让正反双方有机会开始寻求妥协之道。

当然,由中学生来发起这场大示威,也显示美国的成年人辜负了下一代。调查发现,美国年轻选民的投票率远远低于年长甚至老年选民,这意味着政治决策过程偏重考虑年长者的权利,同时忽视了年轻人的未来。美国俗语说:“如果你不是餐桌上的一员,你就会落在菜单上(任人宰割)(If you are not at the table, you are on the menu)”,这个残酷的现实表明,在自由民主体制里,每一个人都必须对自己负责,履行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责任。对于美国青年而言,这场大示威或许是他们改变政治冷漠的起点。

从更高的角度说,自由民主体制的韧性,必须建立在公民的责任意识上。其前提必须是允许充分表达的自由空间;而自由表达的过程,也意味着人人都必须面对被冒犯的可能。换言之,以冒犯他人为由来限制表达自由,最终将伤害思想的交流和理念的创新,无益于社会整体的进步和发展。因此,虽然美国当前充斥着各种排外的民粹主义情绪,以及试图以政治正确之名打压不同理念的极左思潮,美国主流社会向往自由的政治本能,长期而言或许会是美国继续强大的保障。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