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um

周兆呈:奥运的新世代美感

字体大小:

城外城

奥运不仅是一个国家体育和国力强盛的展现,也是一次整体社会心理不断趋向真正健康的检测,这或许才是人类追求奥林匹克精神的终极目标。

里约奥运即将落幕,本届奥运既有轰轰烈烈的体育竞技,又有令人气结的里约治安,既有简约奔放的开幕,又有跌宕起伏的剧情,喜悦与郁闷交织,狂欢与忧愁同在,大国依旧超前,小国意外惊喜。对新加坡来说,约瑟林赢得开天辟地的金牌,带来前所未有的喜悦与激励,国家给予最高礼遇与肯定,这份奥运带来的独有冲击力和影响力,将会继续延烧。

在赞赏约瑟林及其父母多年的坚持与毅力的同时,很多人普遍认可的一种说法是,游泳是新加坡最有夺牌希望的运动项目,原因无他,遍布岛国各区的公共体育场以及私人公寓、高档住宅内的游泳池,让新加坡成为全世界游泳池密度最高的城市。这种说法虽然没有科学依据,但有着这样好的基础和普及面,培养出优秀的游泳运动员应该是可以期待的。

更为重要的是,游泳对于大多数新加坡人来说,不仅仅是运动方式,更是一种触手可及的健康生活方式,这更符合体育在全世界范围城市中的角色和地位。和游泳相似的这类体育项目,比如高尔夫、马拉松、击剑以及一些球类运动,往往和健身、消费、收入水平密切相关,越来越成为都市男女欣赏的运动。因为有着生活方式作为基础的运动形态,不会把残酷的竞技作为唯一的生存方式,而是一种可以延续、可以保持的健康选择。

四年一度的奥运,民众对于比赛项目的喜好、关注程度高低,看似直接反映出对运动的赞弹,实际显示的是社会发展和审美口味的变化。在奖牌排行榜仍然是牵引国家荣誉感起伏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学会欣赏体育本来的美感,更愿意接受纯粹的具有生活方式基础的运动项目。

这和现在人们身处的社会,对伦理、道德、价值、自我、集体的认知不断前行有着直接关系。以前孜孜以求的,现在一笑置之,以前不能接受的,现在敞怀拥抱。昨天下午陈六使中华语言文化教授基金公开演讲系列的主讲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人类学教授阎云翔在《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转型》的演讲,就阐述中国发生的道德价值观念变迁轨迹,即时的个人主义回报取代了延后的集体主义回报。

这种观念体现在奥运舞台上也是如此,人们看到的更多是新世代的个性张扬,以及对自我的追求。从参与者看,里约奥运已经开始进入00后的时代,十五六岁的青少年崭露头角,夺得金牌;从观众的角度看,对奥运关注点的变化,则反映出社会新世代的奥运伦理。

比如说,人们的关注点当然离不开哪个国家金牌数最多、奖金更高,但对个体运动员本身的视线同样集中,他们之中有辉煌的卫冕,有崛起的黑马,也有黯然的折戟,无奈的离场,关注之外更体现出与以往不同的价值观念。除了励志的约瑟林和菲尔普斯“长大后我就超越你”的传奇、41岁母亲为病儿第七次出征体操赛事的感动,也有傅园慧的生动言谈和夸张表情,以及五场求婚的惊艳,前有中国跳水队的一双情侣,后有巴西两名同性恋女运动员。人们用着宽容的眼光赞美、接受、包容这一切。

这里面有两个助力帮助人们确认这样的观念,一是网络发展和关注度衍生催化了这一效应。这些年网络上的各种新奇传播有效地打开世人的视界和心胸,二是传播的操作者,包括报道奥运、评点奥运的传媒人,他们大多成长在网络时代或已经非常善用网络工具,他们掌握了传播的话语权,他们的观念自然主导着对新的现象和价值的认可。

年轻一代运动员主导的里约奥运,注定是更加个性化的一代。他们对奥运赛事的观念,参与比赛的竞争,享受比赛的过程,连同他们的身材、颜值,以及表达,构成被关注被观察的一个总体,成就自我,释放能量。特别是中国新一代运动员所展现出来的个性化一面,消解了多年固化的集体意识情境下的中国体育形象,让人耳目一新,不仅在社交媒体上高频转发,也成为国际舆论话题。中国观众和主流媒体对奥运的理解也在悄然改变。当林丹在半决赛中输给李宗伟后,不仅民众钦服两位羽球名将之间的“惺惺相惜”,连中国官媒也称之为“一场没有遗憾的比赛”,这是中国在变化的奥运观念的一个侧面。

在曾经举国体制发展竞技体育的中国,随着中产阶级的兴起、经济实力的增强、消费模式的改变、价值观念的进步,对于体育也越来越用更趋向纯粹、更轻松的眼光看待。无论是游泳明星宁泽涛,还是使出洪荒之力的傅园慧,虽然未获金牌,但只要他们或制造帅酷,或展示真性情,就能够收获点赞,赢得支持。这和新世代更注重自我、注重个体体验联接一处。运动员真实的自我、张扬的个性,轻而易举赢得具有相同伦理观念、自我意识的观众的赞许,对傅园慧等的追捧,代表了对强健体魄、率性表达、敢做自己的认可。

虽然中国在里约奥运要面对英国金牌数大幅崛起,面对体操的全面没落,面对大球的匮乏依旧,还要面对游泳的禁药事件,但游泳、田径、赛马等赛事虽未取得上佳成绩却已在发力的事实,可以从中看到中国中产阶级生活观念和体育观念对整体社会的主导益发清晰。

西方媒体也关注到中国这种变化。2004年时,英国《卫报》15人采访团前往上海,进行为期一周的采访,之后连续用60多个版全方位报道,其中一版针对中国从小培养体操运动员的举国体制,配发一张少儿在杠上苦练的照片,传递的信息不言而喻。今年5月18日,《每日邮报》刊登路透社发出的一组图片报道,同样选择上海一家体校进行训练的日常场景,其中一张照片是体操教练正在为六岁女孩拭去脸上的泪水。同样具有视觉震撼效果,但编辑在旁加注说明:随着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少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入体校,而是更注重孩子的教育培养,以及对健康体质的追求。

从这意义上说,人们从里约奥运看到的,是中国变化中的体育伦理、健康观念以及经济实力和生活方式,对新加坡和其他国家也是如此。四年一度的奥运,不仅是一个国家体育和国力强盛的展现,也是一次整体社会心理不断趋向真正健康的检测,这或许才是人类追求奥林匹克精神的终极目标。

(作者是本报助理副总裁(新兴业务)zhouzc@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