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赟:保存并重构微观新加坡史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字体大小:


今年初在中国参加会议时,碰到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王颂教授,他正在筹编增订《太虚全集》,因为太虚曾在上世纪初三次来访新加坡,就让我帮着搜集一些相关材料。


稍懂现代中国佛教之人都会知道,此际太虚地位之重要可谓一时无两,他不仅是实现汉传佛教现代化转型的推动者,也是让当时处在困顿之中的佛教徒,打开眼界面向世界的伟大先行者,其人生佛教或者说人间佛教的主张,至今还在中国两岸三地乃至整个华人世界都余荫犹在。


此后,一有空我就去国家图书馆的李光前参考图书馆,查阅缩微胶卷或上网查扫描档案。数次下来,就不仅对太虚三次来新的动机、过程以及产生的结果与影响,有了更为切实的了解,也让我对上世纪20至40年代本地的日常生活、社会运转与华人民众心理,有了很多非常感性的认识。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