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南生:日本传媒诠释奥巴马广岛之行

字体大小:

扶桑聚焦

5月27日,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陪同下,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广岛并在核爆遇难者慰灵碑前献花。

奥巴马的访问广岛和献花,当然是一件惹人注目的大事。因为这是世上唯一曾使用核武器的大国的一把手,在事隔71年后,到世上唯一曾尝受核武器威力与苦头国家之被炸地的第一遭。为此,日本官方和大众传媒大事渲染,予以重视,是不难理解的。

但仔细观察官方的舆论诱导与日本主流媒体的相关报道和评论,任何留意日本新闻界动向人士不能不为战后日本“官、媒一体化”近年来的变本加厉有所惊叹。

战后的日本大众传媒,其舆论诱导法宝有三:一是新闻与报道的“划一性”(即统一口径),二是“集中豪雨式”(即铺天盖地)的报道,三是采取激情的报道方式。

换句话说,在主流媒体配合国策,开展舆论诱导的宣传攻势下,日本的受众在不少关键的问题上,很快地就达成了所谓的“共识”和“民意”。民意测验显示,共有98%的受访者正面评价奥巴马此行,充份说明了这一点。

官民大唱“和解”赞歌

就以5月28日日本五大报章的报道和评论来说,其排版与内容的上述特性十分明显。

《朝日新闻》头版头条新闻的大标题:横题为“奥巴马氏广岛访问”,黑底白字的直题是“再次倡议‘没有核武器的世界’”。

《读卖新闻》的头版头条新闻的大标题:横题为“奥巴马大总统广岛访问”,黑底白字的直题是“提起勇气追求‘没有核武器的世界’”。

两报都各自在当天38版的版面中拨出10至12版(占全版面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并在头版上配以奥巴马和核爆幸存者相互拥抱的大图片。

至于报道与评论的内容,两大报(其他主流媒体亦然)都在突出如下的重点:

一是强调美国总统事隔71年访问广岛和献花(尽管没有鞠躬和道歉)的历史意义。

二是突出奥巴马和核爆幸存者相互拥抱与对话的动人场面。

三是传达奥巴马重申迈向“没有核武器的世界”的决心。

四是宣告战后日美之间的“真正的和解”。

五是强调此行巩固与加强了“日美(军事)同盟”的关系。

从上述日本主流媒体的报道与评论中,不难发现日本的舆论诱导目标有三。

其一是将奥巴马访问广岛定位为“日美之间恩怨了决”的一个象征或者重要里程碑。日本媒体就反复引述各方的看法,强调要奥巴马道歉是不可能与不现实的;只要美国总统亲自到广岛一趟,与核爆幸存者会面,就是“日美大和解”向前迈进的一大步。如此这般话语的潜台词是,日本也不必为1941年12月8日偷袭(日人迄今仍然将之称为“奇袭”)珍珠港事件向美国人道歉与表示忏悔。为此,就有媒体表示,“接下来日本首相访问珍珠港,该是顺理成章的事吧!”(《每日新闻》论说委员长语)。

换句话说,日本主流媒体将“广岛”与“珍珠港”视为日美两国恩怨的象征与焦点,各有“加害国”的一面,也各有“受害国”的感受;双方各有荣辱,也各有深刻伤痕。至于“偷袭珍珠港”之前,日本对中国等邻国的侵略,日本在偷袭珍珠港的同时(实际上比珍珠港事件还早一个小时零五分)日军在马来半岛哥打峇鲁登陆,发动太平洋战争的事实,和“广岛”“长崎”事件之后战局的变化以及核武器给人类带来的悲剧与危机等,都可以完全隔开和忽视。这种抽取部分历史事件,忽视历史大背景的叙述法,既掩盖了战前日本对亚洲邻国侵略的重要史实,也避开了美国投下原子弹“大义名份”虚虚实实的话题与真相。

“和解”旨在加强同盟关系

其二是日美的“大和解”是为加强两国(军事)同盟而服务。

在一篇题为“成熟的日美同盟”的“新闻解说”中,《读卖新闻》开门见山指出,奥巴马总统访问广岛的背景是:“战后构建起来的强固同盟,日美关系正在持续朝着更为对等、更为紧密合作的道路发展”。与此同时,同文还配插详细的“日美同盟深化的大事表”。大事表先从1941年12月“攻击珍珠港,向美英宣战”、1945年8月“美国将原子弹投下广岛和长崎、终战”谈起,其结尾是2015年4月“日美防卫指针之再修订”与2016年3月日本正式启动“日美安全保障相关法”。全文旨在说明奥巴马的访问广岛,是建立在日美两国从“敌”为“友”,加强军事同盟的基础上。

其三是日本的主流媒体虽然知道奥巴马许下“无核化世界”的决心言不由衷,也深知日本在“美国核伞下”高举“非核三原则”(即不拥有、不制造与不引入核武器)的旗号早已破绽百出,它们更明白东京当局一向对核武器情有独钟,但在这回的报道与评论中,几乎都清一色大唱赞歌。

在那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与评论中,除了个别报章零星地引述或采访个别专家指出全面欢迎奥巴马访问的危险性之外,日本的大众传媒,包括某些一向以“自由派”自居(实际上是以“小骂大帮忙”为卖点)的大报,都是一片欢呼声,鲜有“杂音”。

针对这个现象,日本前外交官,也是前广岛和平研究所所长浅井基文教授指出,“广岛,在正面承受作为战争加害国日本的责任的同时,不应该该放弃对美国追讨投下无差别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原子弹的责任。”他表示,只有这样,才能站在人类迈向根绝核武器道路的前头。

浅井的这番谈话,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战后日本人在“谈核色变”气氛中,曾经有过声势浩大的“反核必须同时反战”,即“反核”与“反战”两者一体的市民运动和舆情。

但在官方与大众传媒的舆论诱导下,特别是在上世纪90年代,日本政治“总保守化”之后,“反核”声浪就与“反战”路线逐步脱钩。不仅如此,就连“谈核色变”的日本国民也对官方“拥核”也不违背宪法的说法,逐渐丧失了敏感。

2002年5月,时任小泉内阁高官的当今首相安倍晋三在早稻田大学的一个研讨会上,就公开重弹有“平成妖怪”之称的中曾根康弘在1970年公布的第一个《防卫白书》的旧调:“在宪法上,拥有原子弹没有问题,只要是小型的。”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安倍响应奥巴马迈向“无核化世界”的决心,与其说是两者真的要携手杜绝核武器,不如说两者是要加强日美军事同盟的“核提携”,为日本在美国核保护伞下高唱“非核三原则”的尴尬处境,提供自圆其说的依据。

离“无核化世界”更近还是更远?

针对广岛的悲剧和核武器的问题,也许说得最为客观与平衡的是新加坡已故著名诗人和书法家潘受先生在1945年原子弹投下广岛和长崎之后不久写下的如下诗句:

一弹夷全市,冲天菌状云。

鬼神皆辟易,血肉乍缤纷。

惩恶姑如是,于仁岂足云。

寇气行早戢,世患恐弥殷。

前四句是描绘原子弹爆炸的威力,接着的两句则指出日本理应受到惩罚,但以此手段带来的灾难却难免令人产生恻隐之心。最后两句强调的是日本在被轰炸之前已呈现颓势,并指出核武器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祸。

显然,诗人要表达的意思是广岛悲剧事出有因,日本军国是祸首所在,但以此新型的大规模杀伤武器对付已呈败相的日本,却于心不忍。 诗人虽未明言要杜绝此危害人类的核武器与核灾难,必须坚持反战的路线,但字里行间却流露了如此的情意和期待。潘老先生的诗无疑反映了众多战争受害者的亚洲人,对于广岛的遭遇的复杂心情与对和平渴望的共同心愿。

然而,亚洲人的这番纯朴的心愿与声音并未被传递到广岛和长崎,更不会反映到只会高唱“日美大和解”的日本大众传媒上。

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们对于旨在化解日美两国对“珍珠港”和“广岛”的心结,从而进一步加强日美军事同盟关系的奥巴马广岛之行,究竟是与他们“无核化世界”的画饼走得更近,还是更远?不能不存有质疑。

本文作者为新加坡旅华学者、北京大学客座教授、

厦门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日本龙谷大学名誉教授

安倍响应奥巴马迈向“无核化世界”的决心,与其说是两者真的要携手杜绝核武器,不如说两者是要加强日美军事同盟的“核提携”,为日本在美国核保护伞下高唱“非核三原则”的尴尬处境,提供自圆其说的依据。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