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德婷:坐看云起

字体大小:

编辑室内外

凡事有因果,希望退休后生活舒适,晚景幸福,甚至能以“好死”作为在世的完结,越早规划越好。越是蹉跎岁月,便越是无法挖掘出岁月里的黄金。

“规划黄金岁月,永不嫌早!”

这是中央公积金局近日在报章打的广告里的一句话。

身处人口日趋老龄化的社会,这句具提醒作用的话,更显得有其急迫性。

记得大学时上过一个学期的人类学,蛮感兴趣,当时便打定主意,55岁退休后(是的,当时法定退休年龄还是55岁)才来进一步自修,没有考试压力,读起来会更起劲。那算是个人对退休生活所做的最早计划吧,但那时对财务方面的规划其实毫无概念,以为退休就是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开始“颐养天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闲来度个假,约友喝个茶,而且退休后不须为柴米油盐而愁,压根儿没认真思考要靠什么或作何准备,才能如此悠闲地过退休生活。

如今,55岁的法定退休年龄早已封尘,退休年龄也一再延长,60岁、62岁,接下来再到65岁、67岁,往后甚至可能不再立法规定。所谓“重新受雇”这回事,也从闻所未闻,成了耳熟能详。

像年少时的我一样并没认真思考“规划黄金岁月”这问题的人,相信大有人在。人在年轻时,总觉得离退休(或晚年)还远,眼前有更重要的事等着去做。搞好学业、成家立业、养儿育女……“规划黄金岁月”自然难以纳入优先考虑范围内。殊不知,凡事有因果,希望退休后生活舒适,晚景幸福,甚至能以“好死”作为在世的完结,越早规划越好。越是蹉跎岁月,便越是无法挖掘出岁月里的黄金。

公积金局的广告,用意是告诉公众提升后的公积金制度,为人们提供了更多选择,让每个人依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规划,以“创造更美好的退休生活”。它也举了“更多退休入息选择”的例子。看后心想,到我退休时,那三个选择——基本存款、全额存款和超额存款——所规定的款额会随生活水准、通货膨胀等因素调高多少?到时终身提取的每月入息又能有多少?如果希望到时能提取某某数额,那现在的我又该做何打算或不该做什么?

这些属财务规划的问题,可咨询理财专家的意见。但退休生活的规划,又岂止限于财务?它还包括如何充实精神生活,以及应付日益衰弱的体能等等。如果个人不晓得该如何有效规划,就只能借助于外力了。

刚过去的星期一,《联合早报》的封面新闻“基层领袖接触居民新工具 人协册子简要介绍各种援助计划”,提到人民协会出版一系列小册子,简明扼要地列出政府的100多个政策和援助计划,解答国人在不同人生阶段的疑问,内容涵盖家庭、事业和退休生活三大课题。

这是人协为即将推出的“问问咖啡友”新举措而编辑的,它一方面固然是政府要促使政策下达人民的一个工具,但另一方面也可将它视为协助人们正视规划生后的帮手。这对需要了解有关政策的民众,特别是寻求援助的中低收入者尤其便利。其中较令我感兴趣的,自然是关于退休生活的小册子。毕竟屈指一数,距离退休的日子虽不近,也不远了,不能再对它视若无睹。

当然,像这样的小册子不可能提供完整的、涵盖方方面面的信息。人们无论在做什么规划,难免会遇到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需要,或在考虑时存在盲点,又或不知该如何着手等问题,这时候如果有“贵人”从旁提点,可让自己少走冤枉路或下错一步棋。

人协表示正在陆续训练2500名基层领袖,再由他们分头训练基层义工,以便有至少1万名义工协助传播相关政策,为民众解惑。这是必要的一步。

期许这些义工还能做得更多,不是停留在解释小册子的内容,而是能进一步成为众人的“贵人”或生活导师,根据一己之长、生活历练以及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在受助者不同人生阶段时给予客观意见,发挥小册子或网上信息所透不出的人情味,并获得人们的信任。

(作者是本报采访组副主任

tarntt@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