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争议性的55亿美元项目

字体大小:

外地报章评论

在还没有取得大多数必要的准证前,总统佐科坚持启动总投资达55亿美元,连接雅加达和万隆的高铁项目,让人感到不解。更让人感到担忧的,是项目的主要经济、商业和技术评估也还没有完成。

根据最新的报道,由印度尼西亚四家国企与中国铁路工程集团联合组建,负责建设和运营的印中高铁公司(KCIC),甚至还没有取得建造准证和特许经营执照。佐科选择中国而非日本为高铁项目合作伙伴,主要的考量是中国投资者不要求政府作担保,项目纯粹是私人企业合作,主要资金也来自中国。日本却要求印尼政府以提供担保的形式参与。

问题是,如果项目失败了,合资公司无法偿还巨大债务时,印尼政府是否打算坐视不理?

参与合作的是印尼国企,若出现债务违约,政府的信贷评级难道不会受影响?如果工程失败并留下大笔债务,我们不认为政府可以完全不承担任何责任。有鉴于技术、商业和法律等方面的准备工作不足,工程失败的风险似乎相当高。在项目对社会与环境的冲击和商业可行性的研究既不全面也不完整的情况下,我们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要仓促进行。

另一方面,高铁项目并没有提到货运服务。因此,很难想象它可以在50年的特许经营期内取得投资回本。没有货运服务,不但项目的商业可行性让人怀疑,它对整个经济可以带来的利益也将是非常有限的。

事实上,与其匆匆启动雅加达-万隆高铁工程,倒不如修建雅加达-泗水高铁。这可以扩大人口最多的爪哇岛的西部与最东部地区间的客流与货运量,对经济将有更大的“乘数效应”。

因为缺乏透明度,大部分公众对高铁项目的详情并不清楚。比如,合资公司若单靠车票收入几乎肯定是不可持续的。它也必须依赖其他收入,比如收取在建筑物或车厢上的广告宣传费用,和在四个高铁站的乘客休息室、零售业和商业发展的租金。不过,我们不知道合资公司还会享有什么优惠,和谁将负责征用项目所需要的600公顷土地。

因此,在处理这项工程时,政府最好是谨慎行事。

本文是《雅加达邮报》(The Jakarta Post)2月1日社论。

叶琦保译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