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慕媛:六艺到五育 IB领风骚

字体大小:

梦远册

赵慕媛

五育并重,不是空喊口号,是东南亚包括新马地区的华校,早年肩负文化传承与族裔认同的重大使命,为莘莘学子赤诚实践的完人教育,在艰辛的建国过程中,华校的五育,是大时代的中流砥柱。

老友近日兴致很高地谈起她的幼女,中四成绩放榜连取10个特优和优等,这么上好的战绩,阖家自然开怀同庆。但思量再三之后,家长却说服孩子,这回不上名校,而是转换接下来这两年的路径,选择了附设IB国际文凭预科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Programme)的英华自主中学。

这位家长坚信,念了十年书的孩子,到了16岁的年龄,需要全面的发展,与其投注心力在相关本土的知识与应试范畴,不如及早浸淫在国际化的学习氛围与模式,多些接触外部环境与复杂问题,从而鼓励他们拓展视野、热爱生活、关注环境、认识世界。当然,只须支付一般国际学校费用约一成的学费,就能拥有上述诸般好处,也是这些家长倾向IB课程的主因之一。

原本是为周游出差、居无定所的外交官与专业人士而设计的IB国际学校课程,于上世纪70年代中进驻新加坡,为本地外籍人士的子女提供全球一体化的标准学制与课程,便利他们在世界各地入学与适应新环境,如今也成为许多国家与都会另类的教育选项。

重视排名、向往名校、崇尚成绩,是功利主义当下,一般家长与子女的“正常心态”,考入名校确实是一种掌声响起的实在虚荣,加上网络时代渠道广布、取材简易,十年寒窗考出亮丽成绩、全线特优的学生,历年都在增长,应试高手比比皆是。

但IB课程刻意把当代学子拿手的考试,所占总评分的比重猛降到三至四成;学生在核心六大类别中各选六科,六个类别包罗语文与文学、语言掌握、个人与社会(人文与社会科学)、科学、数学、艺术;另外,还必须完成核心科组包括知识理论、创意与服务、拓展论文,而贯穿课程的理念,则是寻根究底、追求知识、良好沟通、开放思维、关怀人群、冒险探索、独立思考,等等当代世界公民应当具备的精神气质。整合评分计算起来,倒有点像竞技场上的全能运动员,身心灵均衡发展。

一心正念人类和平的法裔教师玛丽·茉莉叶(Marie-Thérèse Maurette),1948年于当时国际联盟(简称国联,今天联合国前身)所在地瑞士日内瓦的国际学校任职,因呼应国联倡导人类和平共处,用心创立了IB的原型——和平教学法,一甲子时光后成为今天的教育品牌,为备考应试的天下学子,推出一念至诚的另类学习之路,而天悯善人,让玛丽老人家终年臻至99岁的耄耋高寿。

这些内容听着听着,有好多是我们都熟悉的。

年代往前推,于本地差不多同个时代发轫的,便是早年华校秉承文化中华内核之四维“礼义廉耻”到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并将之转化实践的树人价值:德智体群美。

德育为道德人格的培养,推己及人而至兼善天下;智育为知识理性的追求及人文精神的塑造;体育为身心健全而强健体魄的持恒训练;群育为集体协作、人际和谐进而为大我的奉献;美育为音乐美术的艺术陶冶,平衡应试书虫的不足。五育并重,不是空喊口号,是东南亚包括新马地区的华校,早年肩负文化传承与族裔认同的重大使命,为莘莘学子赤诚实践的完人教育,在艰辛的建国过程中,华校的五育,是大时代的中流砥柱。

若再往前推,回溯春秋孔子时代,《周礼》对儒生要求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内涵之丰富、体制之完整、考究之严明,创意与传承兼备,绝不逊于今天热门的IB课程,一个被市场推波助澜而壮大的文化产业。虽说IBO(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为非牟利组织,但为当地外籍人士而设立的国际学校,人均年收费高达四五万新元,这跟六艺的贵族教育,却也异曲同工。

从教学理念及收费来作对比,早年社会贤达及各方涓滴细流兴办的华校大业,都战战兢兢认真贯彻,以做好五育并重为己任,其苦心孤诣,只求育人不求盈利,可说有教无类,真正做到普世同工、兼善天下。

历经意识形态真空、道德严重危机的中国,今天也体认了四维八德的迫切需求,而倡导重新认识以六艺为本的国学,可见人心思归、世界大同。

(作者从事媒体与翻译培训

cmw.zmy@gmail.com)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