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金财:两岸应跳脱冲突路径

字体大小:

热点话题

目前不少台海两岸关系研究学者认为,台湾民进党最可能出现两岸政策新论述的时间点,是在总统大选后到新总统就职前,透过各方政治行动者在此政治空窗期有效互动及多方博弈,促进蔡英文及民进党调整现行政策。民进党政府的政策底线是不接受“九二共识”,避免承认两岸是一中。520前民共双方处于讨价还价,试探彼此底线阶段,是大陆对台施压的最适点。若520后民共未能取得默契共识,大陆将可能直接采取行动,不再对蔡英文听其言观其行。对中共而言,维持两岸现状说及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说,与“九二共识”仍有一段非常大的差距。

大陆对蔡英文存有高度不信感,双方难以从战略互疑走向战略互信。纵使蔡英文以某种形式接受一个中国框架和“九二共识”内涵,接受形成“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及两岸同属一中的核心内涵,大陆也会心存怀疑。民进党担心承认“九二共识”,发展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是否是一项诱饵,接下去民进党或需要向大陆做更多承诺保证,不仅不会追求既往过激的两岸议题,同时需要宣布冻结公投台独党纲、解决《正常国家决议文》及处理《台湾前途决议文》。这种政策转型不是文字上调整而已,而是涉及政治思想与立场的变革。这可以说是对民进党传统两岸政策与台湾前途主张的断裂与翻转,必然陷入双重困境。若不接受“九二共识”,两岸可能重新陷入陈水扁执政中后期的地动山摇;若接受“九二共识”,可能危及其政权稳定基础及失去传统支持者的政治信任感。

自蔡英文当选后,从1月16日至5月20日就职期间,两岸关系发展表面上似乎波平浪静,实质上正酝酿一股惊涛骇浪之势。大陆表明,由于其对台政策有效限制民进党追求法理独立诉求、限缩过激两岸政策论述,选举结果证明其两岸政策并没有失败。民进党则表示这场大选并非是对“九二共识”的公投,也非大陆对台政策的失败。大陆或基于面子或本于对台政策的坚定性原则而有此表述,民进党则为规避两岸政治风险,在面子上也不要让大陆过于难堪而姿态低调。回顾民进党两岸政策变迁,至今亦释放诸多政策善意,例如改变中华民国是外来政权论述、不再追求法理独立、公投制宪;提出维持两岸现状、遵循中华民国现行体制、尊重两岸签订的23项协议运作、尊重与了解九二历史事实、九二会谈精神及积极推动两岸经济和民间交流。

然而,大陆与冈比亚建交预示着两岸即将而来的政治风暴。马英九执政期间并不存在大陆争夺台湾邦交国问题,但冈比亚与大陆建交事件预示,因民进党再度执政,两岸外交休兵的政治承诺,在520就职前已提早失效。这也显示大陆面对即将执政的民进党至今未能接受“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及承认两岸同属一中核心内涵,既欠缺政治互信的期待,也凸显大陆的不耐。无庸置疑,大陆对台政策的强硬路线抬头,但这样的强制性施压适得其反。根据历次台湾民意的调查,每当发生断交事件,皆强化台湾人民对大陆的敌意;1995年至1996年台海危机中,台湾人认同首次高于中国人认同。换言之,中共对台政策的强硬性,尤其是对台国际活动空间的制约及军事力量的威慑,反而助长台湾认同及台湾主体意识的扬升,毫无助于两岸一家亲及两岸命运共同体意识的营造。这种政策思维也恰恰符合台独基本教义的利益。

回顾2002年7月21日陈水扁发表就任民进党党主席演说时,曾大力呼吁大陆为两岸关系的开展跨出历史步伐。然而,当时大陆外交部却秘密派遣部长助理赶赴香港,与瑙鲁总统会晤并签署建交联合公报,瑙鲁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陆毫不留情面的强力外交打压,导致陈水扁持续抛出的善意瞬间烟消云散;中瑙建交变成大陆送给陈水扁总统兼任党主席极为讽刺的“礼物”,形成其后来极力推动公投议题及正常化国家运动的强烈推力。陈水扁认为当两岸政策善意释放已尽,委屈却无法求全,仍然无法建立良性两岸互动关系,其两岸政策立场骤然翻转断裂。从预设国家统一目标及国家同一性的屋顶论及统合论者,转变成为追求法理独立的一边一国论者,并回头拥抱基本教义派以巩固政权,这标志着新中间路线的彻底失败。

“瑙鲁断交事件”爆发前,其实民进党政府两岸政策已陆续遭遇挫败,包括“四不一没有”政策、两岸政治统合论、两岸共同处理未来一个中国、一个中国议题化、不排除接受“九二共识”、统一是不可排除选项、依照中华民国宪法原本一个中国不是问题、以中华民国宪法应对一个中国问题、积极开放有效管理经贸政策及“大胆宣言”等等,皆未获善意回应。这使得民进党菁英普遍认为,纵使民进党释放善意,也不会获得大陆相对回应。目前蔡英文的两岸政策论述,并无跨越民进党首次执政时的创新思维及政策善意;维持两岸现状说、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说,并无超越两岸政治统合论。当时大陆对陈水扁持听其言、观其行的冷处理态度,后来受到瑙鲁断交事件的政治冲击,陈水扁刻意选择在世台会年会抛出两岸“一边一国”关系定位论,以报复其外交打压。此后追求法理独立的激进路线抬头,举凡公投制新宪、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台湾正常化国家运动纷纷出笼,原本追求两岸政治统合论,却摆向追求法理独立。

“一边一国”论述宣示着统合论这种两岸互动及定位关系的“战略模糊”空间已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战略清晰”的追求法理独立的台湾正常化国家政策路线,最终民进党政府好不容易崛起的新自由主义政策路线犹如昙花一现,瞬间让位于新现实主义路线,日后衍生两岸主权冲突、中华民族主义与台湾主体意识之对抗。这是民进党台独党的本质论使然?还是结构因素有以致之吗?假设当时大陆亦抛出善意的橄榄枝,给予正向回应,两岸还会循对抗的路径吗?还是在统合论基础上奠立两岸和平发展,走向和平统一的良好初始条件基础?殷鉴不远,现今两岸领导人岂能让历史重演?应发挥智慧与创新政策思维,而非束手无策地跳脱不出历史命定主义,任凭两岸危机爆发却无法管控风险。

作者是佛光大学公共事务学系助理教授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