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孟达:与未来有个约

字体大小:

漫步

去年某日,我跟一位朋友约好,在加东路上某个点等我的车子接他去出席一个晚宴。我到了不久,却看到穿着整齐的朋友,骑着一部电动滑板车很潇洒地出现,上车时他先把“个人通勤工具”放到我的车厢。问他干啥还要骑这个“东西”出来,他说那里离他住的地方有点距离。这是我第一次见识到有人利用个人通勤工具“接驳”私家车,还觉得这个朋友有点夸张搞笑。

“个人通勤工具”这个新鲜名词,最近常在报上看到,英文是personal mobility devices(PMDs),指的是电动滑板车(electric scooter)、电动踏板车(hoverboard)和电动独轮车(unicycle)等兼具运动和娱乐的玩意儿。它们的中英文名称我还无法完全对上号,却不知打从什么时候突然流行起来,还成了被政府认可的代步工具,地位提升不少,可以跟脚踏车相提并论了。最近读了不少有关新闻,才领悟到那位朋友是领潮流之风骚,也才惊觉自己之落伍。

问题是,当越来越多人把个人通勤工具随身带,随时接驳公共交通的时候,会不会为地铁和巴士等“传统交通工具”带来另一类拥挤问题,造成其他搭客的不便?

由教育部兼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政务次长费绍尔博士领导的“活跃通勤咨询小组”,上个月提出的一份报告书,规划出“未来道路文化”,脚踏车和个人通勤工具都扮演重要角色。报告书建议政府制订一套准则,让道路上的行人和脚踏车、通勤工具骑士都能彼此尊重,以礼相待,俨然一副“未来城市的文明出行图”。政府已在本月初接受了其中的许多建议,将立法为不同类型的电动个人通勤工具的时速设限,也将执法取缔“超速”的骑士。执法是为了行人的安全,减少行人与各类骑士之间的矛盾。这类矛盾主要还是由于脚踏车骑士越来越多的问题而引发的,过去报章上的投诉屡见不鲜。骑脚踏车既健康又环保,但新加坡一直缺乏积极的脚踏车政策。

4月25日的《联合早报》上刊载了一则图片新闻,一大群匈牙利人在首都布达佩斯街头,各高举一部脚踏车,参加一项“我爱布达佩斯”游行活动。这个活动是由匈牙利脚踏车俱乐部主办,目的是把布达佩斯变成一个“脚踏车的城市”。

这一则趣闻,传达了重要的信息:所谓“物极必反”,人类物质发达,城市现代化到极致,最终还是必须返璞归真。

1981年,我第一次到刚掀起改革开放浪潮的中国访问,所见到的北京还是一个自行车的城市,空气也清新得多。今天的北京公路则是从早到晚都是交通高峰期,空气严重污染。这个世界文明古都为发展付出了巨大代价。

反观今日欧洲的城市,脚踏车是人们普遍的代步工具,一些城市还有脚踏车免费通勤的服务,让外来游客欣喜。

“再过15年或20年或25年,私家车很可能就会步上马车的后尘”,作出这个大胆预言的不是别人,而是基础建设统筹部长兼交通部长许文远。他本月初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交通部开支预算时,为本地交通未来15年的发展,勾勒出一幅“不再以私家车为主导,而是让各种提供点到点服务的通勤工具百花齐放的图景”。他说:“与我们这一代人不同的是,未来学车将很可能成为历史,更别说是拥有一部汽车了……”

许文远所勾勒出的不是很远的远景,令人为之振奋之余,也难免要带几分将信将疑。然而世事难料,政府现在认真地拿出一套脚踏车政策,为了鼓励骑车,当局已宣布会利用公园连道,打造出六条通往市区的30分钟内脚踏车路线;将来“无缝连接”,可以供脚踏车骑士点到点的路线会分布得更广泛;脚踏车天桥会成为新加坡公路的新景观;而日前宣布,明年要动工的南北交通廊道,还会首次在高速公路旁多设置一条脚踏车主干道

4月22日,175个国家在纽约联合国签署了《巴黎气候协定》,创下了“单日最多国家签署国际协定”的世界纪录。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这项协定“必须产生比承诺更多的结果”。

《巴黎气候协定》可以说是人类为自己的未来跟地球所签下的契约,减少汽车的使用,朝一个car-lite的目标迈进,应是世界各国追求的成果。

当脚踏车普遍到几乎每一户都有一两部,脚踏车可以在公共场所安全地停放,不怕被偷的那一天到来时,新加坡才算得上是一个像布达佩斯一样的脚踏车城市。将来我们也许还可以在一年中选定一天为“脚踏车节”,进一步发扬人人四肢通勤和爱护地球的精神。

作者是本报特约评论员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