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丽云:给孩子一个平静的空间

字体大小:

编辑室内外

男女离婚前,大都把家搞得鸡犬不宁,无法给孩子一个平静的空间;离了婚,就不要让怨恨蒙蔽双眼,善恶不辨。

一个负责任的离婚男子,每月定期把钱转入前妻的户头,履行抚养职责。但早在十多年前,前妻就不让他见孩子,为避免更多纷争,他不想争取,至今不知孩子下落。

新加坡这么小,这可怜的父亲却从没见过他已成年的孩子。

闹上法庭的离婚男女,不外是为钱、为孩子。你说我一页的不是,我用十页宣誓书反击,在公堂上互相攻击。资产纠纷尚可以用计算机解决,涉及亲子的事,往往难倒法官。

离婚判词中,法官往往得煞费心思,详列探望时间——周末几点到几点,碰到公共假日和学校假期,又该如何安排等。如果一方计划带孩子出国,也得向法庭申请。

也有离婚妇,把孩子当筹码——不给生活费就不让见,不管前夫是否面临经济困境——失业、患病或新家庭急需钱。

一些关系极其恶劣的离婚男女,甚至被令得到邻里警岗接送孩子。

这些人有没有想过,对在警岗被“移交”的孩子,心灵上会留下什么烙印?对其成年后的婚姻观又会有多大冲击?

离婚男女的亲子纷争,也引起大法官梅达顺的关注。

上个月,大法官在家事司法法院的闭门工作坊上致词时,就提到一些离婚男女,常为了探望权而起争执。

“在外人看来,这些意见不合似乎都是小事,但对他们来说,却是引发激烈争吵的重要原因。”

他指出,被夹在中间的孩子因为精神压力,成长过程中也蒙受伤害。家事司法法院因此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一个叫“亲子协调”(Parenting Coordination)的试验计划,主要目的就是要保护父母在办离婚的孩子。

计划详情尚未公布,但根据大法官的说法,24名已接受协调员培训的律师将参与这项试验计划,“他们将提供实用的援助,帮忙解决有关探望孩子的课题”;而家事司法法院也将与相关的政府部门,探讨如何通过协调员计划,更好地安排探望孩子的事宜。

大法官援引近期研究,指父母离异,孩子需要更长时间,甚至长达五年,才能恢复情感失衡;如果父母为了探望和照顾方面的安排常起冲突,孩子将更难面对生活。

一旧同窗离婚后,即使前夫拖欠生活费,却从不阻止三名子女与他见面。她是明白事理之人,虽然前夫先出轨,后与小20岁的外籍女子结婚,但她从没在孩子面前谈论前夫的不是。

她说,孩子们跟父亲外出,多数是吃饭、看电影,其实也没有多大的交流,但总好过没有。

“让他们相见、保持良好关系极为重要。一来让他知道孩子的近况,二来他也更愿意给孩子生活费,这是双赢。

“他再差,也还是孩子的爸爸啊!事情都过去了。忘记背后,努力面前才是最重要的。”

这样的深明大义,弥足珍贵。

另一男性朋友遭遇就没那么幸运。周末上前妻家,备好节目和礼物,满心期待和女儿出门,却往往被泼冷水,因为女儿拒绝跟他出门。

前妻声明没阻止女儿,是女儿自己不要跟他出门。但他知道,女儿对他的敌意越来越深,其成因也肯定有前妻的居心。

这一个可怜的父亲,有苦无处诉。他想上庭再申请庭令,却因为考虑到须付更多时间和金钱而作罢。

男女离婚前,大都把家搞得鸡犬不宁,无法给孩子一个平静的空间;离了婚,就不要再让怨恨蒙蔽双眼,善恶不辨。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谁是谁非,他们迟早会有分寸。所以,也没必要灌输孩子错误的思想,制造更多怨气,让他们与已经无法在身边照顾他们的父母进一步隔离。

怨偶如果自认婚姻已走错了一步,就不要再错下去。既然无法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至少让他们继续感受到父母的爱吧!

旧同窗当年发现前夫出轨后,积极加入离婚者互助小组,得到许多帮忙。办离婚手续的男女,今后可以靠“亲子协调”试验计划解决探望权的问题,但他们也应主动加入这类互助小组,从其他成功的例子得到启发。

(作者是本报记者 pohlh@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