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孟达:期待新马学者共撰华人史

字体大小:

漫步

严孟达

新山南方大学学院的“南方沙龙”,特为《新加坡华人通史》主办了一场交流会,《通史》主编柯木林在会上为此书导读,让包括南方学生、新山的历史学者和文化人的数十名出席者,对《通史》有一个初步认识。我在现场感受到《通史》在彼岸所引发的文化震撼。

南方大学学院资深副校长王润华点评《通史》是“以华人为主线,全方位、多视角的新华百科全书”,给予有关左派文学一章“分析很难得,很大胆”的评价。由朱成发(《联合早报》审版主任)撰写的《东方红——左翼文学的文革潮》提出新华文学一页受人忽略的文学史,反映当时一小部分华文作家受到中国文革的影响。当年这些作品不少是发表在“来如电,去如风”的刊物上,朱成发的文章对曾经发生在我国文坛上的短暂现象,整理出一个时代的文学脉络。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左派文学曾在我国文坛上暗地里光辉过一阵子,是新加坡文学遗产的一部分。

马来西亚文化人、作家陈再藩说他翻阅《通史》中的“新华先贤五十名”的附录,“果然”让他找到了陈旭年,言外之意是“没让他失望”。陈旭年(1827年至1902年),从广东省南来之后,虽然最初在新加坡经商发迹,却从贩布到柔佛种植胡椒甘密,跟当时的柔佛苏丹阿武峇卡结下深厚的交情,成为“拜把兄弟”,被赐封为“华侨侨长“(Major China)。他在新山的华人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可以从“陈旭年街”(也叫陈旭年文化街)看得出来。新山人对陈旭年的认识甚于新加坡人。

新、柔两地华人社会的历史渊源特殊,新加坡人有必要多了解当地的华人历史,而新山华人也有一份厚重的历史感,当地有民办的“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出版历史丛书,值得新加坡人参考。

新加坡与西马的华人社会是一脉相承,《通史》的附录“新华先贤五十名”几乎都在马来半岛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足迹。在新加坡建国之前,“新华先贤”也就是“马华先贤”,如伍连德医生(1879年至1960年),有“鼠疫斗士”之称,深受中国尊重。他跟槟城和怡保的渊源实比新加坡更深。

又如新加坡抗日英雄林谋盛(1909年至1944年),说是“马来亚抗日烈士”会更恰当。当时新加坡和马来半岛的抗日运动是不可分开的,“马来亚136部队”在新马名留青史。林谋盛是在1944年5月于霹雳州境内被日军逮捕,后遭杀害。怡保有一条林谋盛路(Jalan Lim Bo Seng),跟新加坡的Bo Seng Avenue,可称为“兄弟街”,但我怀疑新加坡有多少人会由街名联想到林谋盛。

在导读会之后的交流会上,有几位都在发言中表示马来西亚也应该出版一本“马来西亚华人通史”,但他们也坦言这并不容易,因为马国华人社会较复杂,这样的一本“通史”肯定会引发很大的争议性;有人建议马来半岛各城市整理各自华人地方史会更实际。

若出版“马来西亚华人通史”不易,新、马两地历史学者和文化界可以在《新加坡华人通史》的基础上,联合撰写“马来亚华人通史”,以人物为主线,带出不同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这是一件值得去经营的文化事业,可以拉近两地华人社会正在扩大的心理距离。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唐代诗人孟浩然这首《与诸子登岘山》,便是对历史学者的一种千古期待。

作者是本报特约评论员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