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梦奇:马拉松的盛宴

字体大小:

过去在西方国家流行的马拉松比赛,近年来在一些亚洲国家大量涌现,其中就包括新加坡和中国。从近年举办的马拉松比赛来看,有越来越多适合大众参与的短距离马拉松(约3至7公里)。过去比较正式的马拉松比赛,通常是具备体育竞技性的、比赛成绩最好的,同时也是奖金最高的。而近年来平民化的马拉松比赛更注重的是全民参与。

根据本地一个非官方网站的跑步比赛统计,2012年在新加坡举行的各种跑步比赛共有61场,去年更上升至109场;今年注册的已经或即将举行的赛事也多达94场,与2012年相比增长超过50%。这相当于平均每周有将近两场的马拉松比赛。

以新加坡规模最大的渣打国际马拉松为例,其参赛选手从2002年的6000人,增加到2011年的6万5000人。尽管到了2014年参赛人数稍有下降,但在这股盛行的马拉松之风的背后,不仅产生了社会效益,相关行业链接起来的产业链,也为新加坡的发展带来了经济效益。

马拉松是源自古希腊的一项长跑运动。广义上,现代马拉松分为短马(约5公里)、长马(约10公里)、半马(约21公里)、全马(约42公里)、超级马(多于42公里)和垂直马拉松等。参加马拉松除了要有足够的时间训练和参赛,也需要足够的资金购买或更新运动装备,因此参赛选手大多以中产阶级和白领为主。这一群体通常工作节奏快、压力大,往往缺乏激励机制去运动。

马拉松比赛可以提供契机,直接或间接地鼓励全民健身,增强体质。大量实证研究表明,有氧运动(包括跑步)能激发大脑释放多巴胺和内啡肽等物质,能使人产生兴奋愉悦感,降低焦虑及消除疲劳。长远来看,马拉松比赛不仅可以督促民众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工作效率,也可能间接对减少看病频率、医院负担具有重要作用。

从观赏性的比赛到全民参与的运动的转变,马拉松的效益远不止这些,不同的利益群体,包括主办方、参赛选手、政府、企业等共同串起了一条很长的产业链,最直接的收益则来自比赛报名费及赞助费。一场马拉松除了可以鼓励全民运动、强身健体,也为带动整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激活了城市的活力,为企业和城市宣传提供商机。单单2015年的渣打新加坡国际马拉松,就吸引了多达32个赞助商。笔者参与了近期在新加坡举行的一次趣味短马,只要交一笔报名费,就能获得一系列相关的周边商品,凡跑完全程还可获得一枚奖牌和一张证书。由此可见,以此为销售渠道,便带动了周边商品的生产与营销。

在马拉松同样流行的中国,以一场广州马拉松(广马)为例,根据广州市体育局的估算,举办一场需要投入人民币2000万元(约417万新元),而只要有两万人参与,则可带动人民币8000元(约1667万新元)的收益。有媒体曾报道,2015年的厦门马拉松为厦门市带来的直接收益高达人民币2.07亿元(约4300万新元)。对主办方而言,投入一笔不大的经费举办马拉松,可谓一举多得,包括提升主办方(如政府、企业)的公共形象、向外地选手推广城市、发展旅游业、促进消费,以及获得未来难以预计的正外部效应(例如全民身体素质提高、城市形象提升)。

一场马拉松除了惠及主办方和参赛选手,还涉及了体育、媒体、旅游、酒店、医疗、基础设施、高科技产品、餐饮等多个行业。正如前文所说,不同于一般的跑步运动,马拉松需要前期的装备与体能上的准备,这就拉动了对运动器材和周边产品的需求。当马拉松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常规化的活动,便可催生出规模化的市场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可穿戴设备和运动应用(APP)的兴起,就是很好的例子。根据美国权威杂志《跑者世界》估算,美国“节俭型”跑友花费在跑步上的费用为1万4358美元(约1万9480新元);而“奢华型”则可以高达21万2872美元(约28万8825新元)。

在一场成功的马拉松为一座城市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背后,离不开多个部门的共同合作,这既是城市发展的机遇,也考验了政府的城市管理能力。当前全球反恐局势紧张,新加坡也在近年屡次受恐怖袭击威胁。不同于其他安保更加严格的室内赛事,每一场马拉松都聚集了大批人员,过程中人员流动更加自由,因此安保难度也更大,更容易成为袭击的对象。2013年美国波士顿马拉松的终点爆炸案,造成了多人不同程度的受伤。这次袭击事件如今依然让人心有余悸。因此,在肯定了马拉松比赛在推动全民运动、促进消费、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之余,我们还需要对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提高警惕,做好应急防范措施,才能使这项运动可持续地为发展带来益处。

马拉松经济学如今并未形成真正的学科,但本质上它还属于体育经济学的范畴。近年全球经济增长疲软,对外经济依赖性很强的新加坡也因此受到牵连。新加坡未来经济预期不明朗,也许举办多一些全民皆宜的马拉松活动,能够成为刺激消费,拓宽经济增长点的良策。

作者任职于新加坡隆道研究院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