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美琳:“三不”自救防老千

字体大小:

编辑室内

受骗者上当,问题不在于没有前车之鉴,关键还是当事人本身。只要提高警觉性和心理防卫,不轻易投入情感或透露个人资料,诈骗分子要得逞就没那么容易。

食髓知味、贪得无厌的电话诈骗团伙又有新颖的骗钱手段。这回,他们拨通受骗者的座机或手机,假称是快递公司职员,告知受骗者在外国的包裹被查出装有伪造信用卡或护照等涉及犯罪的活动,再以受骗者身份被盗用为由,将电话转接给中国警方。一旦受骗者情急之下提供个人资料,最后便会以转账汇款方式被骗走钱财。

警方今年4月起接到这类包裹诈骗(parcel scam)的报案,短短几个星期内,案件便从50起增加到近400起,涉及款项已经超过100万元。如果计算上可能已经上当,但不想事情公开,选择不了了之的情节,恐怕这些数字将超过当局目前所掌握的。

从好几年前出现在本地、专以两三人一组,以声东击西伎俩欺骗老人家钱财的“苹果党”等街头老千,到过去几年行骗手法无奇不有的各类网络罪案如情色诈骗、电子商务欺诈和网络爱情骗局等,蒙受金钱损失或感情受害的男女老幼不计其数,涉及金额超过1700万元,似乎新加坡人真的很好骗。

网络诈骗罪案这几年的上升趋势,凸显新加坡人逐年增加的科技和社交媒体平台使用率,使得我们在网络空间形成被犯罪分子盯上的庞大市场。国人的生活,包括银发族如今越来越离不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资讯通信器材,似乎为这些不法之徒打开了轻易寻找下手目标的方便之门。

加上近年来获得本地消费者青睐的网上购物趋势,诈骗分子使用网络和通话方式作为干案平台,即能无限撒网寻找上钩者,又能以不同国家为据点隐匿身份,避开执法行动,这类骗局只怕会有增无减。

犯罪分子各出奇招使出高明骗人桥段,无非就是利用人性的弱点乘虚而入,达到盗取对方钱财的目的。他们个个都像心理学家,似乎懂得如何摆布下手目标的贪婪、恐惧或寂寞的心理状态,取得信任后让对方一步步掉入陷阱。

类似的网络诈骗案件,在香港和中国等互联网使用普及化的国家地区也频频发生。香港警方日前就透露,正与香港城市大学合作研发流动应用软件,以协助当地民众辨别假冒的电话号码,减少骗案发生的频率。

网络罪案的激增,也同样引起本地执法当局的关注。除了与外国执法单位合作,从源头打击罪案,也通过媒体和社交网络平台加强各种宣导力度,希望提高民众的防范意识。

其实早在2008年,全国罪案防范理事会便与汇款公司联手,推出安全意识与防诈教育计划,包括在汇款代理处张贴海报和发送传单,提醒公众留意电话骗案。汇款公司也训练职员作为最后一道防守线,希望能在上当客户上门汇款时,帮忙及时识破骗局。

警方也与该理事会设立网页,揭露诈骗者层出不穷的干案手法。今年4月双方再次合作,在组屋电梯口和小贩中心贴上显眼逗趣的卡通贴花,通过进一步加强宣导力度,提醒民众提防各类网络骗局。

只是,多数时候,潜伏在虚拟世界里的诈骗分子难以侦测和制止,犯罪团伙多在海外活动,甚至使用技术修改来电显示号码,让它看起来与谎称的机构或执法单位无异。执法当局就算付出大量调查资源和人力,最后也可能是大海捞针,短时间内未必有所斩获。

受骗者上当,问题不在于没有前车之鉴,关键还是当事人本身。只要提高警觉性和心理防卫,不轻易投入情感或透露个人资料,诈骗分子要得逞就没那么容易。

与其埋怨执法单位为何不采取更积极和主动的执法行动,更有效的做法是“自救”,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免受破财之灾。

所以,做人千万不要存在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要知道现今社会怎么会有白吃的午餐?也别天真地以为终于天赐横财给自己,接到来历不明的来电或短信时,把持住不轻信、不盲从、不转账的“三不”步骤,才是有效杜绝这些屡试不爽诈骗团伙的不二法门。

(作者是本报采访组副主任

cheowml@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