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云舟:有一种身份叫建构中

字体大小:

记者手记

在国外念书期间,有一回上一门专为留学生开设的课。任课老师给我们布置的其中一份随堂作业,题目是“介绍一个独属你国家的传统习俗”。

这一问,把我们这几个从新加坡来的学生问傻了。换作是其他题目,我们大概已经文思如泉涌,可这回,走笔疾书的反倒是其他国家的同学。

问题难在什么地方?几名新加坡同学课后讨论,传统习俗源于文化,但“独属新加坡的文化”又该如何定义?

何谓新加坡文化、新加坡文化身份为何、甚至到底有没有新加坡文化,一直是这个国家在摸索的问题。但无可否认的,新加坡作为多元种族社会,国民身份一定与种族问题挂钩。

每年国庆庆典所放映的短片中,都会请国人谈谈对国家的愿景,还有身为新加坡人意味着什么等问题。

大部分受访者都以“各族和睦共处、文化互通有无”答之。比起深陷族群纷争泥潭的许多其他国家,我们大概可以当之无愧地说,新加坡的种族政策还是行之有效的。

但各族之间既然能够和睦共处,是否就意味这已经形成独有的新加坡文化身份了呢?更有一部分国人倡议,既然种族之间不再有界限,身份证上就不应再标明“种族”,否则无异于在强调不同族群之间仍有差异。

一名内阁部长上个星期在参加一场基层组织所举办的国庆群众大会对话会时,就被问及这个问题。他当时回答,不是每个国人都准备好放弃种族标签模式。他过后进一步阐述,新加坡作为独立的主权国家仅51年,“‘新加坡人’身份本身仍显空洞”,而赋予这个身份意义和内容的,是不同种族、传统、文化所交织而成的社会环境。

新闻见报后,引起国人热议。一部分读者认为,设定种族标签是基于务实的考量,无伤大雅;但另一部分则认为,部长的言论否定了国民过去半个世纪所苦心建立起的新加坡文化,甚至与建国元勋写进信约、“不分种族、言语和宗教”的理念背道而驰。

但移民社会的身份悖论就在于,我们无法纯粹从单个地缘、语种、文化或肤色的层面来界定文化身份。

“身份空洞论”引起批评,说明两件事。国人不认同“空洞”说,但提出“多元化既是身份”的观点,与部长对“新加坡人”身份从何而来的理解,本质上没有差异。这也在在说明,国人在意自己的文化身份的同时,对自己的文化身份感到迷惑;而迷惑的根本是因为这部分的身份确实“空洞”。

然而,如何理解“空洞”,则见仁见智。反应激烈者,大概是因为把“空洞”理解成“不存在”。但要塑造身份,使之有内容,就必须经过不断的摸索和提炼。对独立仅51年的小国而言,“空洞”更准确的解读,是还未建构完全。

建构的过程中,需要的是更多的尝试理解,少一点的急于求成。正当一部分国人准备好去除种族标签模式的同时,未尝没有另一部分国人认为,种族标签也是文化身份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力主保留。

但这并不表示这两组人在任何程度上,否定了作为新加坡人所共有的价值理念;而这番讨论在建构身份的过程中,仍应算是具建设性和必要的步骤。

(作者是本报记者 yznam@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