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艳嫦:做好保费上调心理准备

字体大小:

编辑室内外

保险公司的部分则完全基于商业考量,如果索赔额不断上升,利润被削薄,业者就会转向调高保费这帖万灵药。

新加坡寿险协会三天前公布最新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至2014年间的私人综合健保计划(Integrated Shield Plan,以下简称IP)平均索偿率,每年以9%的速度飞涨;保险业者在2014年支付的索偿额高达4亿8800万元。

获得卫生部支持、由保险业主导的11人医疗保险专案组也同时提出多项建议,希望以此应对不断上涨的IP索赔额。它提出的建议包括投保者尽量使用获保险公司认可的医疗业者,同时建议保险业者在每个保单里都设有需要投保者自掏腰包支付的自付额(deductible)和共同承担额(co-insurance),并建议保险业者在投保者接受治疗前评估疗程,让投保者能事先获知可受保的范围。专案组也认为,应让大家更容易获取各种医疗选项的信息。

IP保单是由终身健保和私人保险公司所提供的额外保险组成。终身健保去年11月生效时,政府承诺在计划推行后的五年内不调高保费,私人保险公司也派出定心丸,宣布私人部分的保费一年内不增加。一年转眼将至,保险业者早在一两个月前,已经放出医疗费用不断上涨,索赔额不断增加,IP保单可能得调整保费的风声。

IP组成中的终身健保部分,长远来说虽也会因成本上涨而增加,但碍于政治因素,估计政府会尽量维持保费在人们都负担得起的水平。但保险公司的部分则完全基于商业考量,若索赔额不断上升,利润被削薄,业者就会转向调高保费这帖万灵药。

从新加坡寿险协会和医疗保险专案组同一天分别发表调查结果,以及缓和索赔额增长的建议看来,大家应做好保费随时上调的心理准备。

根据卫生部数据,本地共有240万人投保IP,当中有79%投保可住进私人医院,或者公共医院A级病房的保单。相信大家都知道,IP的保费是会随着投保者的年龄增长而逐渐调高。以目前的收费来说,80岁的年长者,每年的保费大约5000元。须强调的是5000元是现在的价码,随着将来保费调整,现在五六十岁的人,到了80岁时,保费肯定更高。

作为一个消费者,我们无法左右医疗费的上涨,要怎么做才能避免保费成为一个沉重的负担呢?以下几个建议或可参考:

首先,大家可以根据各自的需求和个人的经济能力,决定是否要保留住进私人医院的保单,抑或逐渐降级,从私人医院降至政府医院的A级病房。本地六家保险公司已从今年5月起,推出涵盖B1级病房医药费的划一综合健保计划。若考虑降级,但希望还能住得舒适,又能选择医生的人,还可以降至这个B1级健保计划。

终身健保能支付公共医院B2病房的医疗费,给大家提供了保险底线。若实在感到保费已经到了力不能及的地步,还能放弃IP,让终身健保计划给你提供最基本的医疗保险。

再来是善用卫生部在网上提供的信息,在就医前货比三家。卫生部早在2003年就开始公布一些主要手术的总医疗费,最近它将所公布的常见手术增加至141种,也把私人医院的总手术费包括在内,让病患能更好地比较公私医院所收取的费用。

身为一个明智的消费者,一旦需要入院时,我们可以参考各医疗机构的收费信息,详细考虑要住进怎样的医院和哪个等级的病房。即便已投保IP也须如此,因为IP是一个共同承担医疗费的保单,投保者在索赔时也须承担部分医疗费用。医疗费越高,投保者须支付的共同承担额也就越重。

另一个减少医疗开支的方法,当然是维持健康体魄,不用住院,少看医生,也就可以省却医药费。根据报道,本地人的寿命延长,但不健康的年数也增加了。在2013年,本地男性不健康的年数为8.9年,女性为10.6年。除了钱的考量外,维持身体健康也是提高个人晚年生活素质的好办法。想必大家都不愿意进入晚年时,还得过着百病丛生,或者失去心智能力的生活吧。

(作者是本报采访组副主任

tohys@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