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羽:从教育看日本闪耀的诺奖纪录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字体大小:

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日本分子细胞生物学家大隅良典独揽。算上本次获奖的大隅良典教授,日本已经有25人获得诺贝尔奖(其中二人在获奖时取得美国国籍),且自然科学领域的获奖人数高达22名(物理学奖11名,化学奖七名,生理学或医学奖四名)。以自然科学领域的获奖情况来看,日本排名世界第五,位居美、德、英、法之后。若仅看本世纪的成绩,日本在自然科学领域的获奖人数达17位,仅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二。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日本诺奖得主的研究工作,都是在日本本土完成的。


诺贝尔科学奖并非评判科研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准,但它却是全球科学界公认的最高荣誉。作为一个只有1.27亿人口(还面临严重老龄化问题)、自然资源贫乏、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泡沫破灭后,经济几乎停滞不前的海岛国家,日本为何能在这份奖单上,留下如此耀眼的印记?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笔者认为在文化之外,教育和科研体制是日本产生大量诺奖的直接原因。


日本对教育的重视自古有之。公元5世纪日本派“遣唐使”去中国唐朝学习引进制度和文化的同时,培养吏使的官办教育体系一并被引进。后来进入幕府时代,民营学校也逐步出现,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兼有教授武士修养技艺和日本传统神道。至17世纪中期,教育体系中开始加入“兰学”(主要通过当时唯一的通商国家荷兰引入,由此得名),即西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总称。19世纪60至80年代推进的明治维新,将日本全面带入现代工业社会的同时,也给教育系统带来了实质性改变,分散了国家对教育的控制权。当时颁布的《教育基本法》规定了教育的基本目标——培养能尊重个人尊严及追求真理与和平的国民,以促进世界和平及人类福祉。这一教育宪章还承诺学术自由、机会均等和男女同校。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