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云舟:患己不知

字体大小:

记者手记

在开罗的头几日,最感到诧异的就是跟当地人打交道,好几次都碰到对方以“不雅手势”回敬。在语言不通、鸡同鸭讲的情况下,人就会很本能地靠比手势传情达意。但我们几个初来乍到的新加坡人,怎么都弄不明白。为什么提出的请求只是催对方快一点,对方就要做出一个五指紧捏、手掌朝上的手势朝我们比划?

这个手势在我们的理解中,就等同于方言里的“什么XX”(指男性生殖器官),所以看到对方比这样的手势,当下还以为对方是有意寻衅或侮辱。几天下来才发现,原来在当地,这个手势的意思是“请稍等”;人家好心请你耐心等候,你越是跟对方干着急,对方越是要激动地“问候”你。

事后我们才回想,为什么原先会以为对方要跟我们过不去?除了原先对这个手势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文化符号联想,也可能是因为这里的人说话时,语气和表情都显得很紧绷严肃。那几日走在开罗街道上或步入店铺,面带微笑的人少之又少。

但我们毕竟来自另一个国度,对埃及人不甚了解。人民情绪紧绷背后的因素有很多,可能是因为经济环境欠佳,也有可能是由于教派纷争和中东区域整体局势不稳定等等。

然而这些充其量都只是对埃及的片面理解。尽管我们尝试将诸多无厘头的表象合理化,其实到头来理解的不是表象本身,而是我们自己的思维框架——因为中东地区不稳定,所以导致人民情绪紧绷;因为人民情绪紧绷,所以对他们有任何请求,他们都会不友善地回应。

这种论证逻辑现在看来是多么的荒谬。这也足以说明,我们所认识的,只不过是自己想象中的埃及(乃至中东),与真正的埃及仍有差距。

本地企业在考虑是否进军中东市场时,相信也同样被这种认知上的差距羁绊。虽说政府视中东为本地企业可投资的新兴市场,但投资者一谈到中东地区的安全局势,总会望而却步。

有趣的是,这种迟疑的态度,在过去较为少见。过去50年里,本地企业在进军如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各个新兴市场时,同样面对过政局不稳定、社会联系基础薄弱、对环境不熟悉等不确定因素,但心态更多是,与其在“怎么办”的问题上无止境地掂量,倒不如敢为人先,大胆接触这些市场,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这在今天已变得少见。

随陈庆炎总统出访埃及的国家发展部兼贸工部政务部长许宝琨医生建议,那些因诸多不确定因素而迟疑再三的企业,可借鉴已经打入这些市场的新加坡企业的经历,少走些冤枉路。这当然是个办法,但问题是,如果大家都想少走冤枉路,都在等着一只“出头鸟”来借鉴,那又由谁来做出头鸟呢?

或许会有人说,这是因为我们比以前更懂得精打细算。但换个角度想,我们如果是基于对一个陌生地区的片面理解或认知差距而裹足不前,未尝不是缺乏勇气的一种表现。

当然,这并不意味我们可以不顾安全就仓促入手。出头鸟之所以勇于做出头鸟,靠的不是蛮劲,而是因为知道自己对市场不了解,所以不断尝试更全面地了解市场。如果能多了解一方土、一方人,就能排除掉一些不确定性,找到敢为人先的勇气。反之,则只会在己不知、不知己不知,和不知己之所以不知的疑惑中坐失机遇。

(作者是本报记者 yznam@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