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刚:学习应对网络假消息

字体大小:

前不久,有网民恶作剧,将榜鹅水滨台组屋顶楼外墙看似塌陷的照片放上网,并造谣说“顶楼塌了”。再早前一点,当建国总理李光耀弥留之际,也有一名学生,在网上捏造了李光耀已经去世的“官方”假消息。

这是现代网络、社交媒体和各种通讯配备如手机空前普及的特有现象,也为现代政治带来了前所未见的挑战。假消息一出,立即就会像野火般传开,甚至引起人们的焦虑和恐慌。期间也必然要劳动警方、民防部队以及主流媒体的记者等白忙一顿,浪费无法计算的社会资源。

有时,网络假消息甚至可以牵动整个社会的敏感神经线。今年初被揭发的时事网站“真实新加坡”散播假新闻,就是个典型例子。这个网站其实只是一对情侣(后来成了夫妻)在操作,男的是新加坡人,女的则是日裔澳大利亚公民。为了刺激阅览量和增加广告收入,两人不惜制造涉及煽动种族与排外情绪的假消息,结果双双罪成入狱。不过,他们所散播的假消息所造成的疑惧和伤害却难以估计。有关政府部门从追查、审讯到定罪的全过程,所耗费的公共资源也不在少数。

以上几个案例,只是诸多网络假消息或伪新闻的两种而已。一种或许只属恶作剧,一种则出于牟利动机。还有更严重的,是出于政治动机的假消息。最近,美国总统选举出现意外结果,就引发了关于网络假消息的热议。人们把矛头对准了面簿和谷歌等新媒体,指它们没有做适当管制,任由假消息传播,蛊惑人心。

在特朗普和希拉莉的对决中,最后阶段出现了好些关于希拉莉不利的假消息,包括说教宗认可特朗普成为总统,希拉莉病重将死等等。事后也揭露,一些擅长电脑科技的年轻人,开设网站,专门制造假消息,传播伪新闻,利用一些新闻作为引子,加入虚假的评论,使读者难辨真假,但却能挑起读者的反希拉莉情绪。这么做不但使他们的网站阅览量大增,也为他们赚取大笔的广告费。这和“真实新加坡”的做法如出一辙。

谷歌和面簿的负责人都已经表示会采取适当措施,管制假消息的传播,但具体该怎么做,却还没有定案。老实说,要在庞大的网络世界做审查假消息和伪新闻的工作并非易事。一些像中国这样的国家,有资源设立强大的防火墙,也可以自由地行使行政权力,拒绝谷歌和面簿等外来新媒体登陆,多数国家却没法这么做。因此,我们能做的只是要学会分辨真假消息,不要随便跟着网上流传的消息起舞。

一般的读者其实不懂得分辨什么是意见,什么是新闻。新闻学对新闻有严格的定义,那就是基于事实(fact)的消息,而且记者在报道新闻时也不应该加入意见,新闻和意见必须严格分开。不过,假消息和伪新闻往往采取了消息和意见混合的做法,引导读者往他们所解读的方向走。

现在电脑的剪裁术非常方便,所以,对影像和视频也都可以做手脚,改头换面。最近,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特区首长竞选,就出现这么一场大风波。身为基督徒的钟万学是在9月27日的特首竞选集会上,引述《可兰经》指对手误导穆斯林,要他们别支持非穆斯林为领导人。

这番言论的视频遭人剪接和配上误导性字幕后,看起来就变成他是在批评《可兰经》。强硬派穆斯林借题发挥,指钟万学侮辱伊斯兰,屡次发起反钟万学示威,11月4日更有超过10万名穆斯林走上街头要钟万学下台,示威最后演变成警民流血冲突,更有两辆警车遭人纵火。

这一事件让我们看到网络所能散播的负能量有多么巨大可怕。网络和社交媒体可以成为政府与人民沟通的有效桥梁,也给民众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也很容易被各种有心人利用,成为颠覆社会,扰乱民心的工具,可说是名副其实的双刃剑。

网络假消息不止源自国内,也来自国外。外来的也是更难应付的。最近,网络上就非常热闹地流传着一些关于新加坡的外来视频。其中包括一些源自台湾的脱口秀时评节目,可见到发言的“名嘴”口沫横飞,夹叙夹议,极尽耸人听闻之能事,无非就是要刺激收视率,而不是要真实报道和如实评论。

比如,其中有一则说,中国配合“一带一路”发展策略,正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巴生、柔佛和关丹等地兴建深水码头,开发商贸城,务必要在十年后,让新加坡港不复存在。这确实很够吸引眼球,也挺“可怕”。如果这真是中国“一带一路”的策略,那它就不是共赢共荣的发展策略,而是以邻为壑,要置人于死地的策略了。

新加坡要面对来自中国的越来越大的竞争那倒不假,但说十年后新加坡港将就此消失,未免言之过早。当然,我们得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做好应对工作。但却没必要被这类耸人听闻的“意见”所误导或吓倒。

不管是应付来自国内还是国外的假消息和伪新闻,人们首先该做的就是核查事实,并把事实和意见分开。接到手机上传来的消息,不宜不分真假马上就转发出去,最好是向有关部门求证。以塌楼的假消息为例,其实只要跟建屋局求证一下,就可以真相大白了。

对于各政府部门来说,应付虚假消息最有效的方法是即时把事实告知公众,越是反应迟钝,就越是制造被有心人炒作的空间。网络时代已经改变了政治游戏规则,任何政府都无法钳制消息的流通,除非是诸如涉及国防机密的事件,否则,一切都应尽量以透明为上。在网络时代,透明政治已成了必须。

作者是前新闻工作者

前国会议员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