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于12月5日宣布本月26日至27日,首相安倍将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夏威夷举行会谈,两首脑访问珍珠港的亚利桑那纪念馆对战争牺牲者进行祭灵。


不用说,这是对2016年5月27日奥巴马访问广岛的还礼。奥巴马在访问广岛前后,美国的《外交》杂志、《华盛顿邮报》等媒体刊载了期待安倍访问珍珠港,或者提出有可能访问珍珠港的文章。但是,对此,日本政府的反应并不是很积极。


在5月25日日美首脑会晤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安倍谈到,“现在没有访问珍珠港的计划,去年,在战后70周年之际,访问了美国,并在上下两院联合会议上进行了演讲。”这表示了围绕历史的总结,已经在去年美国国会上的演说告一段落的想法。在这个问题上,和5月11日内阁秘书长菅义伟已在记者会上发布的“将来的事情还不知道,作为政府没有研究(安倍首相访问珍珠港)的事实”的想法基本一致。


日本社会中有对安倍访问珍珠港表示赞成和不赞成的意见。表示赞成的意见认为为了强化日美安保应该去珍珠港,还有不论是世界还是周边各国常常认为安倍政权右倾化,安倍具有在珍珠港表示不再战的决心,消除误解的意义等。而表示不赞成的意见则认为安倍访问珍珠港时,会和奥巴马访问广岛时一样出现是否“谢罪”的问题。此外,保守派在围绕历史认识问题上,似乎具有警惕安倍会做出自由主义动作的倾向。


那为什在这个时间,安倍决定访问珍珠港呢?估计日本政府在一边观察在12月有可能举行的日中韩三国峰会的日程和临时国会的状况,一直在摸索是否参加珍珠港75周年纪念典礼,或者在其他的日程访问珍珠港。


在日本的舆论中,目前在历史认识问题上,也许没有敏感氛围。但是,在奥巴马卸任前日本政府设定这样的活动,可以认为考虑到以下的方方面面。


第一,美国总统大选结果。特朗普在日美安保上,要求日本拿出更多的负担,担忧特朗普上台后日美关系的去向。当然,安倍虽然已经和特朗普会了面,也有必要在夏威夷这个美国西太平洋战略的中心,呼吁日美关系的重要性。


第二,不该忘记安倍和特朗普会面时,奥巴马表示出不愉快。安倍在美国大选时会见了希拉莉,在大选后会见了特朗普。这些都不是常规牌。对现任总统的奥巴马来说,他对这些动作都不会感到很愉快。在此次的日美首脑会谈中,也会具有向奥巴马解释其意图的因素在内吧。


第三,出于对历史和解问题的考量。“和解”的进程没有结束。不能说仅凭安倍在国会讲演和奥巴马访问广岛就完成了和解。在这个意义上来讲,访问珍珠港不提谢罪与否的问题,可以理解为和解的一个过程。此外,安倍和政府官员参观珍珠港附近的博物馆的展览也具有一定意义。在欧美的战争博物馆里,在自己和对方的两个角度来展示的展品不在少数。不过在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有在“我方”的视角描绘战争,展示战争,很难有站在“对方”的视角展示战争。


在珍珠港,具有双方的视角,也有站在为什么没有防御来自日军的攻击的视角的展示品。对于安倍访问珍珠港,中国方面有各种批判的意见,如果日中两国也拿出日美之间举行的“和解”方案,日中之间也可望实现同样的互动。如果一定先要“谢罪”,估计奥巴马访问广岛和安倍访问珍珠港都不会实现吧。


第四,考量到12月中旬的日俄首脑会谈。现在,美国以及欧洲对俄罗斯采取非常严厉的态度,也有担忧安倍和普京会谈的动向。此次日俄会谈可能会有损日美和日欧关系。借此访问珍珠港的机会,在日俄首脑会谈之后,举行日美会谈,在向奥巴马汇报日俄首脑会谈的内容的同时,可以强调日美关系的坚固具有重大意义。


第五,考量到日本国内局面。安倍政权的支持率虽然不低,根据日俄首脑会谈的结果,有可能降低对其外交政策的评价。如12月末实现日美首脑会谈,就算日俄首脑会谈失败,也不会出现支持率的大幅度下跌。如果,日俄首脑会谈成功,对安倍政权来说更加无可挑剔。


第六,对中韩的牵制。中国对日美首脑会谈,要求在中国也要进行祭灵,此外,韩国就2015年末慰安妇问题达成的日韩协议,根据朴槿惠政权以及新政权的动向,不能否定会反顾。


在这样的状况下,在日美之间,与其说有无“谢罪”和诚意,倒不如通过以“和解”为关键词,向世界展示将历史问题向前推进的姿态,这样在日中和日韩之间,就历史问题也可以期待取得一定的进展吧。


作者是东京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