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刚:对治宗教极端主义

字体大小:

宗教极端主义似乎是个挥之不去的问题。近日,因一名外来回教导师涉嫌在主持祷告时,发表冒犯基督徒和犹太人的言论,使这个问题再次浮出水面。而如何更好的对治之,似乎也显得愈加迫切。

据3月4日《联合早报网》报道,一名公众上月24日在名为“重新皈依为回教徒”(A Muslim Convert Once More)的面簿页面,上载一名回教导师在詹美回教堂(Jamae Mosque)主持祷告的视频,指回教导师说出对基督徒和犹太人“取得胜利”的字眼。这名导师相信来自印度南部。

内政部长尚穆根首先在国会谈论了有关问题,随后他和主管回教事务的部长雅国也不约而同在个人面簿上发文。尚穆根对个别人士恶言谩骂回教理事会和回教宗教司办事处,甚至用“无礼和不可接受的言语”攻击回教宗教司莫哈默法特里斯博士(Fatris Bakaram)表示遗憾;雅国也用马来语形容这些人“没有规矩”(kurung ajar)。

两人同时强调了另一点,即举报不当行为,应该采取恰当的方式,举报者应考虑到,举报的方式是否会在社会上制造更多分歧和紧张关系,不宜不假思索地把煽情内容上载到网上。最妥当的做法是通知警方,让警方去调查处理。

雅国还强调,我国提倡种族和宗教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价值观,不容许任何宗教极端主义或排他主义行为。“我们断然拒绝任何在不同群体间助长敌意的言行。这是新加坡的处事之道。”

这起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在宗教和谐的表象底下,仍然有极端主义暗流在涌动着,随时可能突发与破坏和谐。而我们在对治宗教极端主义方面,或许也该有更加全面的策略。这次事件所突出的一点,就是公民该怎样举报不当的宗教言行?

我们不能假定每个人在遇到类似情况时都很清楚该怎么做。在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极度普及方便的今天,人们最先想到的也许就是用手机记录下来,并把相关视频上载到网上。这固然可以使极端宗教言行曝光,但也会即时引发各种情绪性反应。所以,当局明确地说明及教导正确的举报方式和途径是很有必要的。

这次事件也说明,各宗教的信众可以对极端宗教言行起重要的监督作用。有人及时“吹哨子”或举报,往往是防止事情恶化的重要关键。国人相信都还记得,10多年前,美国发生九一一恐袭事件后,我国也及时破获了正在本地谋划搞恐袭行动的“回教祈祷团”。那正是因为当局获得了及时的情报。

另一个值得我们注意之处,是我国的宗教和谐不时都会受到外来因素的冲击。所谓极端主义,和外来影响似乎是分不开的。“回教祈祷团”受到“卡伊达”的影响,之后出现的好些极端或自我激进化个案,则是受到“伊斯兰国”恐怖组织宣传的荼毒。

此外,本地有基督徒因受到来自美国的影响,不假思索就把所收到的亵渎回教先知的宣传资料邮寄给回教徒之类的事件。新加坡是个开放社会,无法完全杜绝外来影响,但这也意味着我们的各宗教和信众,需要有更大的警觉性,以避免盲目跟从或受人摆布。

要如何才能确保大家都能服膺种族和宗教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价值观,不让任何极端主义或排他主义行为抬头呢?看来需有政府、宗教团体以及各宗教的信众进一步集体协作才行。

维持宗教和谐,政府的有形之手不可或缺。政府也是维护宗教和谐机制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少了一个强有力和公正的政府,要维持宗教和谐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古时候,印度的孔雀王朝曾出现过一位开明且皈依佛教的君主阿育王,就曾实行过开明的对待各宗教的政策,并留下了有名的刻在石柱上的石训。其中一则训示他的子民,不可只尊重自己的宗教而菲薄他人的宗教,应如理尊重他教。但是,这样的明训,最终也没有办法长久维护宗教的和谐。这个历史的教训是,应该制定健全的机制,避免人亡政息。

在新加坡,我们也必须为所有宗教制定共同遵循的守则,明确要求各宗教教导信众切实做到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把促进宗教间的和谐、确保种族关系融洽与社会安宁放在第一位,绝不随便听信任何偏颇、断章取义或极端的宣教和说法。所谓依法不依人,任何宗教的教徒都必须培养自己的独立判断精神,即使对自己所追随的宗教师,也不能迷信盲从,必须持这样的辩证态度。

所有的宗教经典都是倡导慈悲宽容,导人向善的。所以,一旦有人把宗教和暴力及排他性联系起来,我们就必须立即有所警惕。宗教出现暴力,往往是因为被有心人所歪曲和利用,有心人可以对宗教经典断章取义,做出种种不同的解释,以误导信众,从而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宗教和政治搭上关系尤其可怕。中东的许多问题,就是政治与宗教纠缠不清的结果。

宗教的基本功能是满足人们的心灵需要,宗教经典的主要功能则是传承教理。信众通过经典汲取应对人生问题(如生死问题,烦恼问题等)的正知正见。如果对经典或对经文的不同阐释带来的是争端,那就完全失去学习经典的意义。

宗教经典(法),不管是佛经或其他经文,原本是要帮助人们解决疑难和问题的,如果反而成了产生问题与纷争的根源,那还有什么意义呢?虔诚的教徒神圣对待宗教经典没有错,但也不能过于执著或无视现实情况,死背教条。

佛经中有一个很好的比喻,“法”就像是帮助人们渡河的木筏,一旦渡到彼岸,解决了过河的问题,就该把木筏搁下,而不是一直扛着它到处走。所谓“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如果我们都能以这种极其清醒和开明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宗教信仰,那么,宗教极端主义是不应该出现的。

作者是前新闻工作者,前国会议员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