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兆呈:民间智识团体的公共参与

字体大小:

城外城

智识可以说是建基于知识之上,包含资讯、沟通、思考、判断、表达的综合。但很多时候,智识还需要勇气。具备智慧和才识的勇气,在于既能够敢于持有超越常识、不受大众欢迎的观点,又能够清醒地知道武断和冒进的风险,不刚愎自用,最有效地实现智识。

智识团体?为什么不是“知识”而是智识?

可能不少人会问这个问题。智识就字面来说,包含了智慧与知识,这也为智识与知识的关系划定了相联与相异的范围。知识往往建立在专业基础之上,其来源也基于分门别类的知识体系。智识,意味着需要智慧地去运用知识,核心所指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用以统领知识的智慧。在这个层面上,知识是中性的描述,智识则是掌握知识的结果——知识能否转化为智慧才是最重要的。正如浩如烟海的古典经籍,属于知识的海洋,但只有理解并掌握运用,才能洞察字字珠玑背后的智慧。

因此,智识可以说是建基于知识之上,包含资讯、沟通、思考、判断、表达的综合。但很多时候,智识还需要勇气。具备智慧和才识的勇气,在于既能够敢于持有超越常识、不受大众欢迎的观点,又能够清醒地知道武断和冒进的风险,不刚愎自用,最有效地实现智识。很多时候,“常识是我们的敌人”,打破常规和常识、跳出思维的框框,以智慧和见识去激发和启迪,才能实现知识的最终价值。

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将在两周后的4月8日下午在国家图书馆举行“民间智识团体与社会参与”的华语公共论坛。论坛的提议与发起,既是建基于对当下现实社会的认知与思虑,也是对民间智识团体自我角色的再思考与再定位。

从课题上看,几位主讲者皆有民间知识社团的身份和实际社会参与的经验。新加坡官委议员、戏剧盒总监郭庆亮进行主题演讲《民间智识团体的发声和推力》,新加坡文化奖得主、新加坡作家协会受邀理事林高将“再看现实与文学的若即若离”;新加坡传统学会理事杨茳善博士以该学会参与“铁道走廊”与“武吉布朗坟场”为例探讨《文化遗产民间组织与国家关系》;新加坡南洋孔教会会长郭文龙阐述南洋孔教会的跨世纪坚持;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前会长李元瑾博士以该学会为考察对象谈“民间学术团体的多重角色”。

新加坡的这些民间团体在步向智识团体、实践社会参与的道路上,与国家、社会、权力、公众处于什么样的关系,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挑战,对很多人来说,这或许不是每天都会引起关注,也不见得是什么迫在眉睫的话题,但一个成熟的社会,需要智识团体,并以智识团体的表现和角色,反照这个社会的发展和特性,以及与之相连的问题与思考。

此次发起论坛以及联络相关团体的过程,本身就激发不同层面的反思:在变革迅速的社会和时代中,民间智识团体要如何自我定位?要以怎样的姿态参与公共事务?如何更充分地体现自身的公共性、社会角色和未来持续性?

民间智识团体是集结智识分子的所在,最常体现的特质是既冷又热、宜动宜静。冷与静,是其外在的客观视角、独立思考,也是安于没有大众光环的心态,冷静观察社会批评现实;热与动,是其内在的热忱参与、勇于行动,通过不同的方式集思广益,落实到社会参与中,或对政府决策、社会现象提出建言与批评,或热心文化传播、牵头思想论坛,不一而足。形式多种多样,主旨认真明确,同时坚守非商业、非盈利的原则。

在当下物欲高涨、经济模式快速变化的时代,“智识”的判断和坚持显得尤为重要。知识变现、千万融资的故事时有耳闻目睹,越来越多的人热衷把“知识经济”一词简化为知识创造财富,往往忽略知识所应该带来的其他力量。事实上,民间智识的社会参与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面临当下变革迅速的内外环境,对于智识团体而言,挑战更为艰巨。

这些变革,有硬环境下政治趋势的剧变,如英国、美国政局的变向,与知识精英阶层一贯倡导的理智、理性、思辨背道而行,凸显了民意中超乎以往的民粹成分,以及益发复杂的现实世界秩序。同样,科技与网络的四通八达催化了民间意识的强力崛起,导致多种关系的改变甚至反转:政治家与民众的关系在变,媒体与受众的关系在变,教师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在变。这一超越与被超越的反转关系,改变了信息与知识传播的逻辑,这是在世界范围内彰显的改变的时刻,也同时是激发民间智识团体进行批判性思考的时刻。

民间智识团体和公民社会相辅相成,公民社会的建立需要民间智识团体发挥作用,更好地为大众发声,为公正发声,启发民智,推动整体社会的人文、道德、民主素养。这不仅仅是新加坡的课题,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其共同性。在财富、权力、诱惑面前,如何保持智慧,不被卷入资本裹挟的洪流中——这是当下社会现实的常态,如果“智识之士”同样过度聚焦物质、充满心理焦虑,这种蔓延和扩散反映的是社会精神层面的涣散与颓唐,对智识团体的认知产生冲击,对其社会参与带来负能量。

民间智识团体如何减少迷茫与误判,如何拿捏自我定位,如何对社会问题、政策规则、民生诉求做出理性的判断和把握,进而更好地达致自身目标,需要更多勇气和明晰的智慧。亚洲研究学会的此次论坛,寄望实现正面的社会参与,在热闹躁动的时代回归冷静思考、理性发声,让智识传递本应有的力量。

(作者是新加坡报业控股新兴市场副总裁 zhouzc@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