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昕:腔调

字体大小:

小生之言

卢广仲刚出道的时候,我就很喜欢其人其作品了。

最初认识的是声音,他和梁静茹合唱的《不是我不明白》展现透明澄净的音色。在那之后欲罢不能,期待新人登场,想看看他的庐山真面目。终于他以《100种生活》粉墨登场,但宅男形象让人大跌眼镜,纳闷怎么他长得有点像猪哥亮?可是他的音乐才华、阳光个性却征服了肉食主义世界,说明草食动物仍有抬头天。

卢广仲具备独一无二的特质,甚至可以说他有一点叛逆。

当人们沉醉在表象的华丽、金钱与权力之争,卢广仲告诉我们“早睡早起、身体健康,也是一种Rock'n Roll的Style”;当快餐文化当道,卢广仲则提倡“慢灵魂”。去年他新专辑里的《手机仔(一)》也一如既往的,劝谕大家多看看世界,多关心家人,多想念阿嬤。

在情歌滥觞的流行音乐世界里,卢广仲是难得的清流。

刚播映的《花甲男孩转大人》,卢广仲出演男主角花甲,这个平时不大会说话的宅男歌手竟独挑大梁,更兼老牌大哥大姐众星拱月,卢广仲展现自然演技,让人刮目相看。

这部连续剧改编自年轻小说家杨富闵的短篇小说集《花甲男孩》,七年前出版的小说配合连续剧播放而再版上市,更请得白先勇写序。白先勇认为杨富闵是王祯和、黄春明之后“新乡土小说”的继承人,写出了全新的声音。如果你读过杨富闵的文字、时代感的语言回应正统中文的霸权。

《花甲男孩转大人》经改编,把重点聚焦在花甲一家人,以阿嬤弥留不去为故事起点,看花甲的父亲叔叔姑姑们在遗产问题上如何较劲。过程荒诞、搞笑,却又何其真实——争产的风波总在我们现实社会中不绝于耳,像照妖镜,也是考验人性的大命题。

这部连续剧播映后好评不断。与不久前的《通灵少女》一样,从语言角度切入来看,其不纯粹的语言表现,恰恰反映了日常语言的生命力。台湾国语与台语交杂,一如卢广仲写的主题曲《鱼仔》,双语交错,突破“正统”的藩篱,也就能赢得普罗大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心。

听卢广仲对弥留的阿嬤唱《明仔载》,我也千头万绪,想起九年前过世的阿嬤。

本月初台湾作家甘耀明参加新加坡书展时,也给观众讲了好多他童年时代与阿公阿嬤纯朴又有趣的生活,还有阿公阿嬤给他说过的传奇故事。他说,那些故事都成为他重要的文学资产。

回头看我自己,我也是阿嬤带大的,却似乎因为语言隔阂的缘故,我对她的记忆几乎默片一般。我不记得她给我说过什么故事,有的话,好像也因听不懂而不复存在了。

出生于新山,我们一家受到新加坡讲华语运动影响至深,华语成了唯一的日常语言,我怀疑当年我几乎是靠肢体动作以及父母的转译来与阿嬤互动的。

每想至此,我心底便隐隐发疼,怪当年不懂事,为什么从来没想过要学好潮州话和阿嬤沟通,也怪大环境的魔爪,潜移默化。

去年写方言课题时遇到一个学广东话的少女。她和外婆很亲,向来以英语沟通,没想到外婆患上失智症后忽然不再讲英语,总是广东话。少女为了外婆,报名广东话班,把握阿嬤清醒的最后时光。

听了她的故事,很感动也很惭愧。

这几天,当我唱起《鱼仔》和《明仔载》,就发觉我的福建话总带着潮州腔。我想这便是我仅存的,阿嬤留给我的最珍贵的资产了。

(作者是本报记者 yxtan@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