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燕:当回收箱变成垃圾槽

字体大小:

编辑室内外

当社区的回收箱变成垃圾槽时,似乎透露人心“热情不足、冷漠有余”。

深夜下班离开报馆,脑海仍浮现新闻编辑室大桌上堆积成山的书刊物品,想着是否有更好的处置方式,让仍可使用的书刊物品,少送一些进入焚化炉。

为了找“出路”,在回家途中特别留意社区的回收箱,试着了解情况。

咦,组屋一角的蓝色方形大箱,明明是一个回收箱,从何时开始,它竟变成垃圾槽?

回收箱外观有四色标示,说明回收物的性质:绿色代表玻璃制品、蓝色代表纸品、红色代表塑料品、黄色代表金属品,意即居民可把这四类废弃物放入箱,持有执照的收集公司会善后,让回收资源再循环。

但眼前一幕,令人傻眼又无奈。或许在这闷热的夜里,才能真正“见闻”一个社区的真实清洁程度、居民爱环境的真心,以及国民的素质与公德心。

回收箱内堆满大包小包的废物纸箱,掺杂其中的有饭盒、汽水罐、枕头、灯管……想必是废弃物太多而箱子太小,超载的回收箱旁还堆积了数个塑料袋,挂在回收箱旁的袋子甚至有液体滴落,异味在空中飘散。

令人难过的是,回收箱附近摆放了垃圾桶供居民使用,仅数步之遥,为何不多走几步?

是居民图一时之便,随手把垃圾扔入回收箱?是居民无法分辨蓝色方形回收箱和绿色圆形垃圾桶的差异、不了解它们的用途?是居民认为丢弃的都是垃圾,丢在桶里或丢在箱内有何不同?

国家环境局在2001年4月推出全国再循环计划,让垃圾收集公司负责处理组屋和私人住宅居民丢弃的可再循环物品。这项计划推行了16年,近来种种信息显示有必要更重视它。

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期刊,刊登了一份“首次对全球塑料制品进行分析”的报告,警告人类若按照现有速度,到了2050年,全球将有130亿吨以上的塑料垃圾,大部分被丢弃在填埋场或扔入大海。

7月25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全球碳足迹网络”发布报告宣布,8月2日是地球资源透支日(Earth Overshoot Day)。换句话说,地球给予人类在2017年全年使用的资源,包括水源、土壤与清洁空气等,在数天前已经“耗光”了,未来几个月人类就得“预支”未来资源。

报告也呼吁人人以身作则,少吃肉类、少用燃料、少浪费食物,以一己之力协助降低地球资源的耗损率。

资源回收确实有助缓解环境问题的恶化,但国人深刻感受到了其中的迫切性吗?我们会爱护环境如同爱护自己的住家吗?

环境局在2012年推广清洁与绿化运动时,曾把宣传聚焦于个人和社区在环保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鼓励人们把维护地球资源视为己任,以行动支持环保。推动环保,国家已做出许多努力,民间企业也共襄盛举,例如最近新电信和新邮政携手推出本地最大的电子垃圾回收计划,让公众可把不再使用的手机和上网设备,通过邮筒邮寄,或放置在特定邮局、新电信零售店和特许零售商的回收桶。至于这五年,个人在环保这件事上的表现如何,就近观察自家社区见微知著。当社区的回收箱变成垃圾槽时,似乎透露人心“热情不足、冷漠有余”。

日常生活中为垃圾分类、让资源再循环,是爱护环境的最基本要求,要执行不难,全视乎个人的意愿,以及是不是有意识地认定“做环保是生活的必然”。这个观念一旦融入人心,采取的行动会不同。出现在新闻编辑室大桌上的情景有可能是:书刊归书刊、物品归物品、玻璃金属塑料器具各放一旁、电子垃圾先装箱后处置。在处理大量废弃物时,从一开始最好要有分类的意识,因为即便就仅有一个文件夹,最终都得有劳清洁工友把文件和夹子分拆——纸张放入碎纸机,破损夹子投进垃圾桶。

重视环保,能避免过度浪费,也让你我都呼吸到新鲜空气,并留给下一代更好的环境。在趁着有能力做环保的时候应尽力去做,因为人类过着寅吃卯粮的日子,结局如何无人知晓,只能尽力而为,自求多福。

(作者是本报新闻编辑组副主任 ongby@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