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林


“一带一路”战略是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共领导集体作出的重大外交战略。但是目前在国际上还存在种种不同的争论,如新殖民主义、中国威胁论、新马歇尔计划等。因此有系统的分析和探讨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十大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处理好中国和周边国家、大国的政治关系。“一带一路”战略涉及五条线路,在亚太地区涉及东南亚、中亚很多国家,在对待“一带一路”战略问题上,印度和日本态度暧昧。在大国关系上,中国又需要处理好中俄关系、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德关系等。


而在东南亚和东亚,中国因为朝鲜核问题、台湾问题及南中国海问题,与一些国家还存在争端和矛盾,这些都需要妥善应对,应该利用各种国际论坛,宣传中国“一带一路”的基本主张,转变周边国家对中国的敌对思维,变对抗为合作。


二、处理好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关系。 中国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必须吸取历史上的教训,不能简单的以意识形态划线,而是需要重视和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不能一味强调经济上的对外援助,而是需要量力而行。历史上的苏联曾经援助一些国家,搞革命输出,结果苏联解体后欠债几千亿。当前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必须把中国的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三、处理好政府和国有企业(SOE)与民间投资的关系。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涉及很多发展中国家,在大型的基建如铁路、桥梁、道路方面,投资工程巨大、周期长、耗资大量经费,目前以政府和国有企业占主体,但是另一方面,则需要充分发挥民间资本、民间组织和民间企业的作用,包括如前期考察工作,两国或者周边国家的学术交流、文化交流、语言培训、风俗习惯的考察等。


四、处理好盲目乐观的态度和客观谨慎的关系。在目前“一带一路”战略的宣传中,一些报道不切实际,报喜不报忧,乐观盲目,忽视了“一带一路”战略的巨大风险,包括政治、经济风险,真正能够以客观谨慎的态度研究的成果不多。在“一带一路”的中国海外企业投资中,成功的案例很多,但是失败和造成重大损失的也不少,只有采取客观的谨慎态度,才能更好的推动“一带一路”的研究。


五、处理好历史和现实的关系。中国与中亚、东南亚国家都有历史上长期的文化、经济的往来,如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七下西洋,在“一带一路”战略研究中,必须重视历史上的成功经验。从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看,中国并没有陷入西方国强必称霸的逻辑,中国历史上的外交实质上是一种朝贡体系,天下的思维。只要周边国家做出承诺,接受名义上的封号,名义上服从天朝的统治,就会得到天朝很多的赏赐,而万邦来朝,更被视为古代中国历史上王朝的重要强盛标志。


从现实看,在对外宣传上,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应该将历史和现实结合,讲出中国的话语,中国的故事,消除各种国外的各种错误和敌对思维。


六、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21世纪争夺最激烈的地区是亚太,而中国在亚太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带一路”战略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布局正在实施,“一带一路”也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最大公共产品,因此必须从宏观战略出发,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在大国关系上、周边外交、领土争端问题上,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争取一切机会努力发展自己。


七、处理好中国话语宣传和换位思考的关系。因为中国自身宣传话语的问题,有时候给周边一些小国家带来压力,给这些国家带来不安全感,加上宣传的中国话语,容易导致一种不信任和反感。中国应该充分尊重平等的国家关系,在话语体系中,不要主动强调中国,而是强调促进和帮助地区的经济发展,鼓励这些国家搭上“一带一路”的便车。这里面话语权的转换和换位思考很重要。


八、处理好风险和收益,投资和回报的关系。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涉及很多国家,涉及道路桥梁、铁路等很多的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因此必须重视各种风险研究,如政治风险(包括种族矛盾,军人政变,宗教矛盾,恐怖主义,国家政权的更迭等),经济风险(运输成本,工资成本,金融危机等),生态风险和社会风险(如工程建设是否得到当地政府和民众的支持认可,群体性事件,中国海外劳工的生命安全、合法的权益是否有效得到保障)等。


关于收益方面,中国的海外投资短期基本上是没有回报的,但是收益则是长期的,可以努力尝试和所在地区或者国家政府的沟通、交流、合作,互相建立信任,努力形成利益共同体,在军队保护、政治动员、工程施工等方面,吸引和吸纳政府和民众的参与和合作,形成利益同盟,有效化解和分担风险。


九、处理好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的关系。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是一盘大棋局,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到未来中国几十年的发展和可能影响未来的世界格局,但是作为一盘大棋局,如果一着不慎,则可能导致满盘皆输。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政治合作为平台,应该坚持齐头并进,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全面推进,政府、国有企业、非政府组织(NGO)、民间交流、私营企业等。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全方位的合作交流。


十、处理好国内经济发展和与“一带一路”中海外投资的关系。中国国内必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重视经济新常态下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和自主创新的关系,重视和解决好三大差距和民生问题,重视经济发展和重视生态文明的关系。只有国内的经济发展好,才能更好的促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反过来,借助于亚投行和“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可以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出口、投资和贸易拉动和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作者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访问学者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是一盘大棋局,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到未来中国几十年的发展和可能影响未来的世界格局,但是作为一盘大棋局,如果一着不慎,则可能导致满盘皆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