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容:别迷失在起跑点

字体大小:

编辑室内外

​记得我的二妹五岁上幼稚园时,无法适应,也非常讨厌上学。当时教师在她不听话时,还举起鸡毛帚追打她,而她也边叫边跑满场飞,躲避教师的打骂。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现在的情况大不同,很多孩子不满两岁就被送入托儿所,三四岁开始接受学前教育,到了上幼稚园的时候,已经有两三年的求学体验,更不可能会遇到拿着藤鞭追打孩子的幼教教师。

最近政府加大力度,全面提升学前教育的举措,使幼儿的教学与师资课题备受关注。

从维持社会公平的角度来看,提升学前教育,如李显龙总理在国庆群众大会所说,是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打下扎实的基础,为他们争取更好的人生起跑点”。

这个人生起跑点,以前是在小学一年级,现在已提早到学前,甚至也可从零岁算起。在政府投入更多资源,把不同背景的国人放在相同起跑点之前,很多家长已经把这个起跑点,视为孩子人生胜负的关键,不惜注入金钱与时间去发展孩子的学习能力,希望他们有好的开始,把握成功的先机。

市面上针对学前儿童开办的才艺班、兴趣班、假期活动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说明了家长对培育幼儿的期望与要求。

通过提升整体学前教育素质,让不同背景的孩子都能享有优质教育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会不会把孩子投入学习所面对的压力与竞争也提前了呢?对学前教育的重视,是否也会让家长更为紧张和患得患失,担心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点?

倘若在这过程里,孩子的心理需求、意愿和兴趣被忽视了,那是很遗憾的。

尽管育儿专家指出,尽早让孩子接受多元外在因素的刺激,能加强他们的学习能力,从而掌握各种认知与社交技能,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最轻松自在的时刻,应该不是在一个讲求规律,样样以培养知识与技能为目的的学习环境。

他们的童年也不应只是在托儿所、幼儿园或增益班度过。学前儿童,在踏入往后至少十年的中小学正统教育旅程之前,从出生后到入学前那短短六年的学前时光,也是他们还未完全被功课、考试所占据的童年。家长与其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孩子是否发展得和其他孩子一样或更快、是否有机会发掘他的潜能、是否为上小一做好准备,不如放松心情陪伴孩子,让孩子也能安心享受他们的童年时光。

教育部长(学校)黄志明最近参加由报业控股华文媒体集团数码部所举办的座谈会时就强调,学前幼童最重要是要培养乐于学习的心态。他希望“家长能给孩子多一点空间,让他们发挥自己的创意,有时通过玩乐,也能学到很多有关价值观,以及数学或母语方面的知识。”

除了给孩子空间,我想也应该给他们更多时间。陪伴孩子,对很多双薪家庭的家长来说是奢侈的;但现今我常看到的情况是,父母在自己周末休息日时,还是忙着把小孩送去上才艺班、增益课,让这些额外的活动进一步侵蚀与孩子共处交流的时间。这样做是否明智呢?

其实,关于我二妹上幼稚园的故事,还未完结。我妈看她那么抗拒上学,就干脆让她停课,等过了一年才让她直接上幼稚园二年级。说也奇怪,不知道是她当时比较成熟了,还是教师比较有耐心,她像开了窍般乖乖上课;上了小学后,成绩年年名列前茅,适应能力与课业完全不用我们操心。

如今想起这段往事,我感动的是妈妈当时的从容与笃定。她不会强求二妹像大多数孩子一样,一定要完成两年的幼稚园课程,而是顺应了她的心理需求,先让她留在她比较舒服的位置,做好准备再出发。

毕竟,人生不是短跑,更像是一场马拉松,起跑时就算慢了几步,也还有迎头赶上的机会。重要的是,能看清方向,并享受整个过程。

(作者是早报采访组副主任

onghy@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