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孟达:新中关系的时代意涵

字体大小:

初秋时分,李显龙总理闪电访问北京,在华三日当觉秋风拂面不寒,心头也必另有一番夏日余温。

在厦门结束访问行程时,总理总结此行的收获,给予高度评价:“我认为双边关系稳定,比稳定还好,处于良好状态。”总理此次突然访华,似乎是“说去就去”,所以到底此次的正式访问是新加坡主动提出还是中国方面的邀请,成了坊间的一个讨论焦点。

从昨天《联合早报》头条的报道字里行间,也许可以找到蛛丝马迹:“此次访问被安排在很靠近中共召开十九大之际举行,总理对于中方拨冗招待表示感谢。”总理有访华之意自不待言,时间点的选择则在于中方,而主人正忙于10月中共十九大的准备工作,忙碌程度可想而知,但却在这个十九大逼近时刻安排李总理的行程,别有深意。

会见李总理的四位中共政治局常委,包括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以及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王岐山,都在会谈中发出对两国关系的积极信息。交流与合作是两边谈论的基调,至少在媒体报道中,我们看不到任何矛盾被放到台面上。中方在此敏感时刻盛情招待来自新加坡的传统友人,也向外界释放出中国高层领导班子的稳定性,“十九大”应该不会给世人太大的惊奇。

中国今天的国势跟五年前相比又有所提升,它延续跟新加坡多年的世代交情,两国也愿意开拓新时代下的新合作平台,让新中合作还有戏可唱。李总理指出“两国的政府间合作项目都是顺应了中国的不同发展阶段,两国政府的合作也超越了传统的经济领域,进而延伸至社会管理、领导力、司法与法律等。”这也凸显新加坡在这些领域仍保有优势和高度新加坡特色,是我们可以为中国的继续发展起增值作用的地方。

中国在科技方面的投入和成果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我们可以预见未来是中国引领世界潮流的时代。新加坡应该具有更大的敏锐度,尤其是国人必须刷新对中国的印象,国人若还普遍停留在旧时代的固定模式思维,我们被中国远远抛在后头的将不只是“移动支付”而已。

又如新加坡最引以自豪的港口,在几年前已在规划转型,一个整合几个货柜港口作业,高度自动化的智慧型港口将出现在大士,但上海的一个自动化无人海港已在作最后调试阶段,12月就要开张营运。

现在的全球竞争是比科技,拼智慧。新加坡人口规模无法跟中国相提并论,所需的科技人才会是个挑战。因此,新中合作与交流也有了新的时代含义。

中国与新加坡没有新仇更没有旧恨,倒是中国在面临动乱的近代史上,新加坡的华人扮演了许多关键时刻的重要角色,如在经济和物资支援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在抗日战争中也做过贡献。在现代中国面对西方世界的敌意时,李光耀凭其国际视野和政治智慧,适时地为中国“送温暖”说公道话,这些足可载入史册,让世代领导时时重温两国关系如何走过来。“后李光耀时代”的新中关系走向,双方都还在摸索中,一套完整的两国外交思维正在成型。

这次中国给予李总理和一行人高规格的接待,让新加坡代表团的行李箱里,装满新中关系进一步深化与拓展的计划和建议,无以名之,可称“送温暖外交”。

中国领导意在言外,而总理也报以“温馨的提醒”:新加坡虽是华族占多数,但是个多元国家,不是“华人社会”,新加坡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特性。究其更深刻的意涵,也不外是说,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是新加坡一贯本色,国际媒体就不必瞎疑猜。

作者是本报特约评论员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