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舒杨:权力的金钟罩

字体大小:

电影《惊爆焦点》(Spotlight)中有这样一段情节:新闻室的独立调查小组几经波折终于刊登报道,重磅揭露神父性侵孩童的丑闻。报道出街的当天,小小的办公室不断响起电话声,数以百计的受害者要向记者诉说自己的经历。

没想到这部取材自真实故事的电影上映两年后,现实生活中再次出现电影般的情节,只是剧中的《波士顿环球》换成了《纽约时报》和《纽约客》,性侵男童的天主教神父换成了性骚扰女性的各类大​腕​、不断打电话倾诉的人则演变为社交媒体上的#MeToo(还有我)标签。

好莱坞金牌制作人哈维·维恩斯坦的性骚扰丑闻爆出一个月以来,站出来的受害者不断​增加​,“落马”名单仍在变长。《纸牌屋》的主角凯文·史派西突然没有戏拍、知名主持人查理·罗斯立刻被停职、Pixar动画的灵魂人物约翰·拉塞特去休长假……

接连的爆料让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颠覆现状的气息,不少观察者都认为,这个月是人们对待性骚扰态度的分水岭。吊诡的是,这么多功成名就的人因陈年旧事身败名裂,但他们国家的现任总统虽有更多性骚扰女性的指控,却毫发无伤。

美国大​腕文化中的纸醉金迷远不止于娱乐圈,华尔街和华盛顿的性骚扰乱相绝不亚于好莱坞。但从已经落马的名单来看,私人界似乎行动得更快、更彻底,丑闻缠身者短短几天内就遭公司管理层驱逐。排山倒海的反性骚扰巨浪能够推倒好莱坞巨头,到了华盛顿却好像没了冲力。

曾遭特朗普骚扰的女性出来爆料的不在少数,他诋毁女性的“更衣室闲谈”和名模派对更无需赘述,但这些都没能阻挡他的从政之路。

一方面是因为他竞选时的对手希拉莉,有个当过总统且性骚扰丑闻缠身的丈夫,所以不敢拿这些事大做特朗普文章;一方面也是因为在党争激烈的美国,当政客爆出性骚扰丑闻,事件本身往往因两党博弈而失焦,仗势欺人的当事人也更容易得到党的庇护。

性骚扰问题之所以几十年来始终是灰色地带,就是因为受害者容易被指另有目的。而“一个巴掌拍不响”的解读,显然是政党用来替当事人辩护的最方便​理据​。

近日,美国民主党的一名现任参议员,还有明年要竞逐参议员的一名共和党候选人,双双被爆性骚扰丑闻。果不其然,两党阵营的不少人已开始以阴谋论等说法互相指控,无视性骚扰事件本身。

1998年,克林顿深陷丑闻时,希拉莉也替丈夫喊冤,称这都是共和党的阴谋。20年过去了,对于性骚扰的态度或许迎来了分水岭,但党派的分界线仍显得比道德的边界更清晰。

如果特朗普只是一个房地产公司的老​板​,这个月来的发酵可能足以让他身败名裂。但他现在是掌握两院过半席位的共和党老大,聚光灯要穿过的黑幕显然厚重得多。

“Spotlight”中电话不断响起的那一幕之所以令人动容,正是因为它让我们看到题目“Spotlight”(聚光灯)的深意,只要不放弃寻求光明,最终它就会像聚光灯一般,照向一切黑暗。一个焦点新闻之所以能推动社会变化,因为它不只聚焦人们的视线,更是良心与勇气的汇聚。更多人需要明白,自己所属的公司也好、政党也罢,都不应取代我们同属的正义。

(作者是华文媒体集团数码部内容副主任 shuyang@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