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林生:新加坡人身份认同的塑造

字体大小:

概括地说,要给新加坡人的身份认同下一个定义,我们似乎不能单单考虑族群和语言两个标准,换句话说,给新加坡人的身份特质定位时,应考虑到由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所融合的思想意识和精神品质等实质内涵,唯有这样,“Singaporeanness”的含义才更圆满和周全。

亚洲新闻台和新加坡政策研究所(CNA-IPS)最近对2000名国人进行一项有关国家和族群身份认同的调查,对象是华巫印和欧亚裔四个族群,年龄介于21岁和74岁。调查结果得出以下几个重要的结论:

一、多数国人认为国家身份比族群身份更为重要,应占首要位置。

二、有90%的受访者反馈,各族群在讲、读、写方面掌握母族语文的能力,是国人族群的重要标志。

三、各族群的传统文化意识并不会影响或削弱国人效忠国家的精神。

四、大约80%受访者认为,能说好英语是认同国家身份的重要依据。

以上的结论,除了第四个有些争议外,其他三个可以说都是国人的共识。

但到底国人的国家身份,有什么认同的标准?我想,答案可能无法取得一致,原因是国人的多元文化和移民社会的背景。因此,给不同族群拟定一个共同的国家身份标准,的确不是简单的事。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三大族群的国人,不论是华裔、印裔或巫裔,我们都无法跟其他地区的华裔、印裔或巫裔国民等同看待。换句话说,不同族群的国人有新加坡国家身份的特征。我们总是觉得,无论是在意识形态或者精神特质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新加坡人对国家感到自豪

所谓意识形态和精神特质,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来考察:

一、国家信念。独立前,一波又一波的争取独立运动,说明了国人要求独立自主的理念,早已植根民心。独立后,每天所念的信约和所唱的国歌,更加强了国人的国家信念。出外旅游,国人都会用“新加坡人”来表明身份。

二、归属感。新加坡虽是个移民社会,但大多数国人,尤其是土生土长的国人,都把新加坡看成第一故乡,也不会把自己当成漂泊他乡的移民。新加坡虽没有什么名山大川,也没富丽堂皇的宫殿楼阁,但许多老街横巷和一些稍有名气的人文景观,早已在国人心中留下烙印。

还有一些人即使旅居他国多年,仍有归国定居以度晚年的强烈愿望。就是这些由“关切”和“牵挂”一点一滴凝聚而成的“乡土情”,具体凸显了国人的乡土意识和归属感。

三、自豪感。新加坡建国历史不长,从一个荒凉的小渔村发展到今天的世界级金融和商业中心,还不到200年。这百多年来,值得国人自豪的事物确实不少,譬如:

二战前,多少开国先驱在这里披荆斩棘,为当年的社会发展和文教工作作出巨大的贡献。他们的表现和功劳,都令国人感到自豪。

二战时,许多爱国志士为抵抗日军而捐躯,也有好几万国人无辜被日军杀害,成了殉难的孤魂。我们为他们的牺牲悲痛惋惜,也为他们的殉国而强化国家意识。

二战后,独立运动如火如荼,文教工作波澜壮阔。后来建国事业得以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无疑是全体国人努力的结果。我们对这段历史的确感到自豪。

四、精神特质。新加坡是多元民族和多元文化荟萃的社会,但新加坡不是一个大熔炉(melting pot),不可能把多个不同的种族,融为单一的民族。我们都知道,多元文化之间的确存在着不少的差异和歧见,但彼此能“和而不同”,互相包容和尊重,进而交流与磨合。这种文化的融合,远远比族群的融合有更积极的意义。

庆幸的是,往日一度发生的种族冲突事件,并没有酿成无法收拾的战乱局面。目前,不同族群之间在“和而不同”的社会气氛中,得到宝贵的和睦及安宁。

由于地处东西交通的枢纽,新加坡人可说得天独厚,一方面承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接受现代和西方文明的洗礼。东西文明的菁华和古今文明的荟萃,成就了新加坡人与众不同的精神特质。我们的思想意识既有传统文化的底蕴,也有现代文明的科学和创新精神,后者更是驱动我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推力之一。

概括地说,要给新加坡人的身份认同下一个定义,我们似乎不能单单考虑族群和语言两个标准,换句话说,给新加坡人的身份特质定位时,应考虑到由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所融合的思想意识和精神品质等实质内涵,唯有这样,“Singaporeanness”的含义才更圆满和周全。

国家身份认同塑造是长远进程

对于新加坡人的身份问题,有些观点令人混淆,值得提出来谈一谈。

有人认为,为了凸显新加坡的主体意识,我们应称自己为“新加坡华人”“新加坡马来人”,不应该说成“华裔新加坡人”“巫裔新加坡人”。理由是,前者比后者具有更强的国家主体意识。

其实,从构词的角度来说,“新加坡人”和“华裔”是两个名词,一个是主语,另一个是定语。它们有修饰和被修饰的主从关系。“新加坡华人”的主语是“华人”,新加坡是修饰语,指明地区或国籍。“华裔新加坡人”的主语是“新加坡人”,“华裔”是修饰语,说明哪个族群的新加坡人。以上两个说法,跟是否能凸显国家主体意识,扯不上任何关系。

另一个是有关国家身份的塑造问题。个人认为,国家身份的认同是一个有既定计划而又长远的塑造过程。

首先,我们须在正规教育体制里,继续加强双语和双文化教学。在讲授“自由”“平等”“人权”等西方现代理念时,也要重视传统文化里具有普世价值的理念,如传统文化所强调的“仁义礼智信”及“公平”“正义”等,都是传统文化的菁华成分。通过传统和现代思想意识的长期熏陶,自然会塑造成新加坡人内在的身份特质。

其次,通过多样化的非物质文化活动,来展现新加坡多元化的社会面貌。非物质文化活动是多层面的活动,可由不同的机构协同推动。例如,学术团体可以主办各种专题讲座,对年轻一代讲述有关新加坡的发展和建国历史,尤其是对社会有特殊贡献的先驱历史人物,以及对我国社会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以提升国人对社会发展的认识深度,增强国人的国家意识。

文化机构和团体如博物馆、报章传媒、文娱组织等,可以制作、展览、表演一些有特殊意义的课题,如抗日活动和独立运动等,向国人阐述我们的先辈是如何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此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各种喜庆节日和演艺活动,如妆艺游行、艺术节、音乐舞蹈等承载传统和现代思想意识光芒的文创节目,来宣扬新加坡绚丽多元的精神面貌。

以上种种,国人年复一年耳濡目染,新加坡人的身份特质,自然会彰显在世人的面前。

(作者是退休人士,教育部华文教材组前主任)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