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惜薇:大路透天 一人一边

字体大小:

显微镜

由于住在公寓,父亲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在交代身后事时,难免关心辞世后,灵堂设在哪里的问题。

我和兄姐四处咨询,先是问市镇理事会能否使用公寓附近的多功能广场,在确定不能这么做后,再向各殡仪馆了解收费等详情。一番比较后,我们终于选定交通相对方便也不含宗教色彩的殡仪馆,然后向父亲汇报,让他安心。

因为这个经历,最近有关在今年9月拆除翡珑山骨灰瓮安置所和殡仪馆的宣布,让我尤其关注。

当局指出,新的殡仪馆大楼要等到2024年才能完成。此举令殡葬业者担心,原本就不足够的停柩处,在这五年多里又少了翡珑山的八个厅,供不应求的问题会加剧。

也有业者反映,本地殡仪馆目前基本上都集中在比较靠近中部的地方,为方便死者家人与亲友,他们希望政府可以在全岛东、南、西、北部都建设殡仪馆。

我于是建议跟进事件发展的同事,也问问市镇会是否会考虑到人口老龄化,对停柩处需求日益增加,而更灵活处理非组屋居民在组屋底层或多功能广场停柩的要求。部分市镇会受访时表示,已经或打算按个别情况,酌情把相关设施开放给非组屋居民使用。但他们都不愿被报章引述,担心这么做会打开“洪水闸门”,以致更多非组屋居民提出类似要求。

市镇会的反应在在凸显停柩设施不足够的问题,也反映了不少新加坡人的“邻避”心理。就有市镇会负责人坦言,针对非居民使用组屋底层空间或多功能广场的问题,若是要办“红事”,组屋居民不会那么介意,但若是“白事”,大家则会比较敏感。

我们不难理解组屋居民不太乐意与非居民共享设施的心态,这与公寓居民不会愿意让人民协会动辄到公寓里头组织基层活动一样。更何况,就算预订了组屋区内多功能广场来庆祝小孩弥月等“红事”,若突然有人需要使用场地来停柩,据知“红事”是必须让路给“白事”的。

除了空间与资源有限的实际问题,不少人对“白事”始终有所忌讳。2015年,盛港区内华族庙宇设骨灰瓮安置处一事,就引起部分居民强烈不满,主要原因是生活上的禁忌和担心转售房价受到影响。

同样的,拆除翡珑山骨灰瓮安置所和殡仪馆以让路给比达达利新镇,并以崭新的殡仪馆综合大楼取代,也有不少人大呼“大吉利是”,表示不会愿意搬到附近。

其实,随着社会少子化,守灵堂已变成十分吃力的事,也因此有越来越多人倾向使用在夜间把灵堂锁起来、由专人负责看管的殡仪馆。

人口老龄化,政府已先后设立多个跨部门委员会检讨如何应对相关课题,包括基础建设、医疗需求、就业、财务规划和宣导活跃生活等等。提起与老人相关的基础建设需求,大家马上会联想到医院、疗养院和如何让更多人能够原地养老的问题,印象中没有任何委员会把提供足够停柩处列入检讨范畴里。

至于忌讳“白事”的邻避心理,这与从小的教育有直接关系。小时候看到有人在组屋底层设灵堂,或者看到出殡的队伍,外婆总会告诉我不需要感到害怕,还阐明“井水不犯河水”的道理,要我在心中默念:“大路透天,一人一边。”

豁达的外婆当年没有想到的是,今日所谓的邻避心理背后,其实更多是功利的考量。但我想就算她知道,她还是会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不需要理会别人的理念与我们不同。

(作者是新闻中心采访副主任(政治)hosb@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