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思震:民族主义:缅甸和平进程的挡路石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字体大小:


缅甸第三届“21世纪彬龙会议”即将召开,相关各方也在积极接触沟通,紧锣密鼓协调立场。即便如此,缅军与民族地方武装(简称民地武)之间的战事却从未有半点消停,2017年8月“罗兴亚恐袭事件”引发国家危机期间也不例外。


持续70年的内战打到今天,人们无疑都认为,是缅中央政府推行大缅族主义政策、背叛《彬龙协议》的结果。诚然,这确是挡在和平进程道路上的一块巨石。但仔细观察,各地方民族主义根深蒂固恐怕也是一块巨石,因为一个巴掌拍不响。各地方民族主义形成的根源,除了为获取平等国民待遇外,还有什么因素能让他们对目标孜孜以求呢?


各少数民族到底想要什么
打开缅甸国家地图,马蹄状地形地貌结构一目了然。东部、西部、北部均为高山高原,几乎占缅甸国土的三分之二;中央及南部为平原。山区分布着掸邦、克钦邦、若开邦、克伦邦、克耶邦、实皆省、钦邦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域。缅甸独立70年来,这些区域一直内战连连,缅北地区尤为激烈。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