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鹏飞:听《古文观止》

字体大小:

得鱼忘筌

与刚毕业不久的年轻同事闲聊,说起工作上所碰到的问题,谓一直不易克服句子西化的现象。同事有此自觉,实属不易。回顾刚入行时跑本地新闻的经验,感同身受。因为绝大部分的记者会问答、新闻稿、采访对象,使用的都是英文英语,特别是官方声明,更因为担心事后因报道不够准确而被要求更正,采访完写新闻时总是尽可能“忠实”地紧跟原文,结果文句难免笨拙冗长,缺乏中文应有的灵动和轻巧,洋泾浜的毛病也就难以避免了。

这种困境直到外派驻台北后才全面改善。因为身处全然华文的环境,很多采访对象更是玩文字游戏的高手,报道时全然可以放心用华文思考,写出来的东西自然就原汁原味,不复佶屈聱牙。

当然并非每一位同事都有这样难得的宝贵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不能用更洗练的文字,提升读者读报时的体验。其中的补救之道,在于记者本身首先要有自觉,然后努力去加强本身的语感。华文有独特的节奏和韵律,注重句子的短小精悍——一个句子如果接连几十个字还没有标点符号断句,基本上就算是失败的了,除非是大文豪刻意经营的风格。

既然日常生活缺乏全然的华文环境,不妨就自己营造。日前意外发现手机应用“喜马拉雅FM”,喜不自胜。里头犹如一座华文宝山,个人尤其喜欢收听艺名“白云出岫”的广播员朗读古文经典,从《四书》听起,当下正收听他所朗读的《古文观止》。每天利用梳洗洁身的那一小段时间,把手机用蓝牙接到巴掌大的音响喇叭,在浴室中播放,犹如在课堂里聆听朗朗读书声。

教育理论中有“学习金字塔”一说,分辨各种教学法的效率,认为耳闻比阅读更容易让学习者记住内容。但自己的用意,并非要全神贯注地听《古文观止》,关键不在于掌握新的知识内容,而是从这些大家的经典文章里感受华文的优美律动。特别是对于缺少古文训练的人,由此潜移默化培养起来的语感,才能够让人一听就知道特定句子是不是“怪怪的”。

《论语》开宗明义就讲“学而时习之”,可见复习之重要。求学时虽然没有读过几篇经典古文,但也知道“唐宋八大家”在文学史的地位。自开始聆听《古文观止》,也就随手把书架上多年前购买的上下两册拿出来参考,印证自己对所听到的内容是否理解正确。

《古文观止》收录了从东周到明代的两百多篇散文,题材广泛,风格各异。所谓“温故而知新”,这段时间聆听下来的启发,是我们今天日常所使用的成语,或许八成以上均源自这些篇章,一些是作者直接创新,后人引申为比喻,如唐朝杜牧的《阿房宫赋》:“各报地势,勾心斗角”,另一些则是由原文变化出来,如唐朝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落陷井,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后世演变为“落井下石”……

很欣慰听到年轻同事后来告知,也去下载了在开车时听。编辑《古文观止》的清人吴楚材、吴调侯叔侄在序言中称“以此正蒙养而裨后学”,相信只要持之以恒,滴水穿石,同事的文字必然会有很大的进步。自己收听至今的感受是,很多篇章的佳句,反复收听后不时都会在耳边回响。犹记先父在儿时教我背诵《唐诗三百首》,第一句就先教“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今天思之,诚如斯也。

(作者是本报言论组主任 yapph@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