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美琳:让步行更安全

电动滑板车近年来在本地流行开来,成为不少公众的代步工具。(档案照)
电动滑板车近年来在本地流行开来,成为不少公众的代步工具。(档案照)

字体大小:

要培养骑士的相互尊重和自律行为,必须从幼小年龄开始,这个责任不全在政府机构或民间组织身上,所有家长都责无旁贷。

新加坡是个事事讲求效率的国家,不知是否也让一些国人因此养成了没什么耐性的心态,很多时候都想别人能配合自己的意愿,并在最短最快的时间内完成所求。

如果你本是急性子可能就更不得了,餐馆用餐时碰上反应和动作慢一点的服务员、路上行驶时遇到其他技术差的司机,随时都能引爆你的火气。

就如走在人行道上出现个人代步工具使用者时一样,稍有一方少了礼让精神或横冲直撞,发生纠纷和事故是不难预见的。

近年来,无论是共享脚踏车还是各种个人代步工具的使用,在公路上和人行走道上越来越常见,伴随而来的也确实是更多鲁莽骑行和伤人伤己的事故。去年11月30日,一名中年电动踏板车(e-scooter)骑士在加基武吉一带遭公共巴士撞倒不治;前年9月,53岁家庭主妇洪柳娇上巴刹买菜途中,在巴西立的人行道上遭17岁电动踏板车骑士撞倒,导致她头部重创并出现脑中风迹象等,如今虽已出院,行动已不如前,无法正常说话,判若两人。

陆路交通管理局去年每月平均取缔40名在公路上非法使用个人代步工具的骑士,同比前年的34人多出近两成。媒体报道,去年1月至9月间,本地共出现110起因个人代步工具导致的意外,其中约30起发生在公共人行道上;其他个案则发生在马路上或路口处。这个数字或许还不能完全反映真实情况,肯定还有不少违例行为是没有被当局及时取缔的。

为遏止不负责任的骑士,当局已从今年起加强管制个人代步工具违例行为,违例者必须缴付更高罚款,在快速公路上骑行更会被提控上庭,不再允许罚款销案。

个人代步工具中,以电动踏板车较受欢迎,它的成本不算高、不排放污染环境的废气,对于需要衔接住家和附近工作地点,以及短程公交使用者来说,是既环保又方便的代步工具。业者估计,这类电动踏板车在本地目前至少有3万辆。

只是总有害群之马坏了好事。很多电动踏板车既快又无声,有时就突然出现在行人前后,让人防备不及;而且一些骑士还一副要他人“让出空间”的咄咄逼人模样,缺乏人文素养,让行人又厌又怕,对于老幼更是一个随时可伤人的工具。

一些经过改装的电动踏板车还动力超强,跟电动脚踏车无异。当局规定电动脚踏车须要注册和挂车牌,对电动踏板车做类似管制显然是必须的,而且刻不容缓。由政府委任的活跃通勤咨询小组日前就已经向交通部提交建议,要求强制规定所有电动踏板车,必须向陆交局注册才能使用。交通部目前正探讨这些建议。

如果活跃通勤咨询小组的建议最后获得采纳并实施,相信将能与加重刑罚的举措取得相辅相成效果,进一步遏制不负责任行为和安全意识薄弱的使用者,同时能一并淘汰不符合安全标准的电动踏板车型号,提高骑士和行人的安全。

新加坡地寡人多,道路不可能无止境扩建,共用人行道的代步工具和行人却只会越来越多。要维护安全的骑行环境,制定条规是基本举措,但是执法工作需要人力物力和时间,不可能万无一失,公共教育依然是长远目标,相信也是有关当局不会忽视的重要一环。

要培养骑士的相互尊重和自律行为,必须从幼小年龄开始,这个责任不全在政府机构或民间组织身上,所有家长都责无旁贷。

使用个人代步工具的骑士也有步行的时候,反之亦然,双方不应站在对立面。若都能从对方的角度换位思考,就能相互谅解和礼让,也能为身边亲友和孩子树立好榜样,培养文明共享空间和设施的良好意识和行为。

(作者是新闻中心即时新闻主任)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