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站:对《六封信》对话会的几个意见

《六封信》对话会(档案照)
《六封信》对话会(档案照)

字体大小:

笔者有幸出席了《联合早报》举办的《六封信》对话会,获益良多,尤其是能更好的了解本地年轻人对华语和华族文化的看法。对话会从原定的三小时延长至四个多小时,可见许多人对这个课题有强烈的看法。笔者认为有几个问题应有更深层次的讨论。

首先,为何要学习母语?与会者提出了沟通、文化稳定力量、经济价值等几个看法。或许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很特殊的问题。我想世界上九成以上的国家和民族不会问这个问题,因为学习母语是最自然不过的事。由此可见,本地各族群对国家建设作出了很大的牺牲。

笔者认为,学习母语关系到新加坡的国家定位问题。如果我们没有母语政策,大家只会英语,那我们如何为自己定位,我们的邻居又会如何看待我们?我们会不会像美国非裔族群,与本身的文化完全断裂而失去方向?

我国各个族群有母语文化的定位,促进了族群间和族群中的稳定性,促成种族和谐与国家稳定。

当然,也有不少人提出我们应该发展“新加坡文化”,不须借助遥远的文明,尤其是年轻一代对这些文明己经生疏和没有感情。譬如有与会者提出“南洋”元素,笔者将在下面对这个问题提出看法。但对于为何要学习母语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母语政策是新加坡国家生存、稳定和繁荣的基石。

第二,真正的母语是什么?与会者认为这应该是我们最舒适的语言,也有者认为用方言能更好地与各个地区的华人沟通。对于这个问题,受英文教育的老一辈华人一向有强烈的看法,而现在的年轻人似乎也有一些看法。

要讨论这个问题,就必须更好了解这些语言的背景。华族文化以文字为主体,语言为副体。为何中国人保留了象形字,而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民族都改用了拼音字体?这不是中国人落后。古代因为交通和通讯的障碍,各个地区很自然地会产生语言的差异,而汉字便是维系这个庞大国家的根本。一个广东人和一个福建人,可能听不懂对方的语言,但汉字能让他们立刻有文化认同。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应该跨越什么是真正母语的困扰。我们的终极目标是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而现实是,华语是实现这个目标最有效的工具。

第三,我们要传承与发扬什么样的文化?与会者认为我们应该保护本地的文化特色,吸取各个文化的的精髓,无须保留所有的传统,而是创造文化的“新生水”。这些建议都是好的,但就欠缺了对文化的更深层认识。文化不只是辣椒螃蟹或几首新谣,文化需要更雄厚的根基,才能屹立不倒和不断地自我更新。文化也有竞争性,各个文化不断扩大本身文化的版图。

现今,世界只剩下四个文化主干。它们是融合了希腊罗马和基督教的西方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教文明和以儒家及佛教为基础的东亚文明。西方文明占据了欧美澳,伊斯兰文明占据了大部份的北非、西亚、中亚、南亚和东南亚,而后两者因近代积弱,只在发源地艰难地保留下来。

问题是,我们要创造的本地文化如何不会像其他文化般昙花一现,最终被吞蚀?一个现实的例子是新马两地的马来文化,近年来逐渐阿拉伯化而失去了一些原有的特性。没有了根基,我们要用什么标准来决定什么应该保留、什么应该放弃?譬如说,家庭成员的称谓有伯叔舅婶姨等,我们是不是应该简化掉呢?这些称谓根植于中华文明的根基,也就是宗法伦理、礼乐诗书,简化称谓,是不是就降低了我们的文化底线?

笔者认为,我们虽然可以创造我们的文化特色,但各族群的文化还是须建立在原来三大文明的根基上,才能生生不息,熠熠生辉。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