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型网络安全公司360昨天(12月20日)在舆论质疑声中,宣布永久关闭旗下的直播平台,并强调其智能摄像机将专注提供安防监控功能,试图为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直播隐私争议降温。 事缘“90后”女生陈菲菲上周在社交媒体上发表题为《别再盯着我们看了》的文章,宣称探访几家装有360智能摄像头的店铺后,发现店内的监控画面竟然通过360旗下的“水滴直播”网站或应用直播。无论是女生在健身房练习瑜伽,还是情侣在餐厅用餐,种种人生百态一览无遗。 虽然只有购买360智能摄像头的消费者才能使用直播功能,但全天下的人都能在“水滴直播”网站或应用观看。不仅如此,该平台也开通点赞、关注、分享和直播群聊等功能,让网民可以弹幕评论指指点点。最严重的是,不少被拍者都对直播毫不知情,而且多数商家并未贴上直播告示。 监控变直播,一石激起千层浪,上述文章瞬间在网络刷屏,阅读量在几个小时内超过10万,引起网民热议。不少人不解360为何提供直播功能,因为将公共场所拍摄到的情景进行网络直播,不可能不侵犯隐私权。何况被拍者并不知情,许多网民因此怒斥此举无异于偷拍窃听,并指商家无权直播,更遑论平台的点赞和群聊等功能。 对此,360公司早前发表声明试图撇清关系,指直播功能是默认关闭,是否开启由“商家自行决定”。公司董事长周鸿祎则指陈菲菲的文章混淆视听,有“黑公关”之嫌。 不过,舆论的声讨并未结束,后来还引起官方的关注。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官媒予以强烈批评,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则宣布已经协调相关部门“深入调查”,若有违法行为将予以严惩。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360公司终于在昨天承认早前“欠缺思考”,并未考虑到直播用户的感受。这标志此次争议暂告一段落,也说明直播始终触碰了社会对隐私安全的敏感神经。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上个月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就显示,近八成受访者担心“被直播”泄露隐私,其中两成多的受访者“非常担心”。 对于这样的忧虑,也许有人会反驳说,一个孤立的摄像头并不足以构成个人隐私泄露。但据估计,中国网络直播用户到了今年底将增至4亿,意味着网络直播将不断渗透到现实生活中并形成规模效应,个人信息面临随时暴露的风险只会越来越大。 事实上,这不是直播平台首次被推向风口浪尖。今年3月,北京、天津、上海、河南等地多所学校的监控视频被直播,就曾引起不小的批评。 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传播渠道的迭代更新,无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但也同时将个人隐私置于随时泄露的危险境地。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许多商家却有意无意地未将保护个人隐私放在首位,显然是受到商业利益的驱动。以360事件为例,公司给原本为安全而设置的摄像头增添直播功能,无疑是想抢占监控设备的市场份额,同时增加直播平台的流量赚取盈利。 正是网络直播行业的可观利益,促使资本在近年来不断涌入。由此衍生的网红经济,加上民众的猎奇心态,导致侵权和低俗等乱象频出,一些出格的直播表演甚至还酿成悲剧。 中国“高空极限运动第一人”吴永宁上个月挑战攀登高楼坠死的意外,就被部分舆论认为是受到直播的商业利益驱动才会发生的惨剧。 26岁的吴永宁上月8日从湖南长沙高62层的华远国际中心顶楼失手坠死。他今年初首次上传高空极限挑战的视频,收到130多元人民币(27新元)的网民打赏后,意识到赚钱的机会来了,后来又进行了200多场直播,据说获得了5万5000元人民币的报酬。 只可惜吴永宁身亡后,没有任何人注意到这名网红的离世,其女友一个月后公开悼念他时,才揭露这场悲剧。而在他离世的两天后,一名广告商据说还一再给他发信息追问: “在不在?” “在不在?” “?” “不赚钱了?”
请LIKE我们的官方面簿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