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咏红:没完没了的“谬论”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黄山号(CNS Huangshan)护卫舰前来参与新加坡于2017年5月15日首次举行的国际海事检阅大会(International Maritime Review)。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张志贤(前排右二)参观黄山号护卫舰,并与军舰上的人员交流。(档案照)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黄山号(CNS Huangshan)护卫舰前来参与新加坡于2017年5月15日首次举行的国际海事检阅大会(International Maritime Review)。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张志贤(前排右二)参观黄山号护卫舰,并与军舰上的人员交流。(档案照)

字体大小:

北看记

又来了又来了!关于新中关系“触礁”的媒体炒作,最近又再喧嚣尘上。最新一个“主题故事”的导火线是新加坡总理未获邀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有媒体引述学者分析说,北京是在表露对新加坡的不满,可见新中关系还未走出去年一系列事件的阴影;还有社交媒体进一步借题发挥,指责新加坡联手印度“抵制”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经验说明,所有“主题故事”苗头点燃起来后,如果适巧获得观众捧场,随后就会进入“自由创作时期”,有心人总能“发掘”新素材来给“主题”添枝加叶。例如去年马来西亚的皇京港被形容为中国投资以围堵新加坡的部署,今年的新素材则是印度,印度被用来衬托新加坡“抵制”一带一路的主题,故事越编越热闹。

作为严肃媒体,对传言一一回击可能会把它们看重了,但听之任之也有“不作为”之嫌,一些说明因此是有必要。

首先,作为一个国家,新加坡一向支持中国的发展,远的不说,新加坡是最早加入亚投行的第一批21个国家中的一员。新加坡政府与企业界持续关注与支持一带一路倡议,新中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中新(重庆)项目正是衔接“一路”与“一带”的节点。今年2月,两国副总理主持的双边合作联委会,更明确将“一带一路”列为未来合作新重点。

毋庸否认,两国去年因南中国海问题而出现过分歧,但是别忘了新加坡不是主权争议方,新加坡只是表达了意见,南中国海问题的争议也已告一段落。就在上周,亚细安与中国高官在贵阳开会完成了《南中国海行为准则》的框架;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赵乐际访新,与新加坡副总理张志贤共同主持了中新领导力论坛;中国海军黄山舰赴新参加多边海上联合演习、张志贤还登舰参观。此外,第三轮新中自贸协定升级版的谈判,也已确定6月中旬在北京举行。

上述这些都是事实,遗憾的是,在一些媒体与网站的论述中,这些新中关系的正面消息,不如负面消息那么被重视。

事实与流行舆论之间,存在显眼的差距。流行舆论中有一部分是非事实,也有很多是误解。这个距离是怎么形成的?为何谣言总是生生不息?这个问题日益值得研究。

最近,“阴谋论”的说法正在一些新加坡民间话语中开始出现,有的新加坡人警觉到自己处于一轮一轮“心理战”的目标位置。在某个时期里密集出现的“黑”新加坡,纯粹只是巧合,还是有什么力量在有意为之?

平心而论,新中关系固然不像好些舆论描绘得那么糟,但显然也不是乐观者所描绘般若无其事。坦率地说,“一带一路”峰会新加坡领导人未受邀之谜,或许说明的正是两国之间默契与相互理解已大不如前。我个人认为,这是比较公允与准确的评价,希望有助于关心新中关系者探索真正的问题所在。

众所周知,中国与新加坡有着非常不同的历史、地理、与国家治理制度。新中过去曾经跨越两国之间的巨大差距,创造了国与国之间深度理解、紧密合作的典范。为此,双方的高层展示了明确的政治意志与决心,双边也都有许多官员为此付出了心血。在今天两国的现实中,这些条件依然存在否?

2015年,新中两国确定建立“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今天回头来看,这关系的确立不晓得是否是一场“美丽的误会”。因为,中国对于何谓“与时俱进”的关系自有一套理解、定义和期许,包括随着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节节上升,新加坡就应该“与时俱进”做出相应的配合,尤其在安全问题上。但中国的新要求,未必是新加坡能妥协而“与时俱进”的。

而在最近两年里,尤其是去年,我也才日益深刻地感觉到,有哪些是新加坡的“核心利益”——和平、经济发展、国家安全,这些都不在话下,但除了上述几点外,有一个新加坡十分在意的,就是能保障新加坡利益的独立自主外交选择,以及需要有众多的朋友。作为弹丸小国,独立性尤其脆弱,也更加是不可妥协的底线。我不知道,新加坡的这点难处与坚持,强大的中国能理解吗?

毫无疑问,近期这段对新中关系悲观的舆论,是去年南中国海问题导致新中出现争议的延续。问题的根源在于,一些人士心中仍认为新加坡“站队”站到美国一边去了,对此新加坡是坚决否认,这又是一个事实与理解的差距,要超越彼此解读的差距,需要的正是相互的聆听与理解。

理解,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新中关系承受类似的舆论冲击已经两三轮,还能承受多少轮这样的冲击?因而做出澄清、并且是用彼此能理解的方式来澄清,就更为重要了。长远而言,新中两国终究要对如何“与时俱进”进行有效的沟通,同时,双方以更高的意志和决心来促进理解、正视问题,也是时候了。

作者是《联合早报》中国组主任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