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浚鑫:从日常生活感受气候变化

(档案照)
(档案照)

字体大小:

多年前到滨海湾花园的云雾林(Cloud Forest)游玩,我在参观室内瀑布和空中步道后,经过一个小影院,里头播放着一部有关气候变暖的微电影。

电影的概念很简单,讲述全球气温增加5个摄氏度所将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影片右下角有个温度计,随着温度升高,冰川融化、生物灭绝、疾病肆虐、城市淹没的画面,一个接一个地投影在大屏幕上,震慑观众。

虽然我在观影时感到短暂的焦虑与不安,但这样的情绪几乎是在踏出影院的那一刻就消散了。英国女皇律师狄谔斯(Dexter Dias)在他的著作《十种人性》(The Ten Types of Human)中观察,当问题过于巨大时,人类反而会呈现心理麻木的状态。这很可能是因同理心的激发,同时让人感到痛苦,因此人脑的自我防御机制启动,限制我们的情绪感受。

尽管人类有这个先天局限,但不代表我们在提高民众对气候变化的意识方面,就无能为力。

引起普通人的共鸣

近日旁听市区重建局为长期规划检讨举行的一场公共对话会,令我惊喜的是,参与者就我国未来50年及更长远发展提出他们的期许时,几乎一致表达了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就在我疑惑大家怎么突然都成了“环保战士”时,一名公众的话让我茅塞顿开。

这名公众说,冠病疫情期间,人们长时间在没有冷气的家中办公,使得城市热岛效应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更加明显。“气候变化的影响,在我们看来已不是长远威胁,而是非常紧迫的问题。”

他的话点出一个关键,即我们在谈论气候变化时,不应该只是从宏观角度切入,大声宣告着“人类将毁灭”,也要着眼于它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才能引起普通人的共鸣。

武吉知马上个月底发生突发性淹水,《海峡时报》记者当时就深入采访了受影响居民。有人因水淹入屋内,导致客厅里价值几千元的地毯被损坏,也有人被冲走了一只鞋。

相较于全球变暖5个摄氏度所导致的生灵涂炭,损失一只鞋,乃至几千元的地毯,或许是微不足道的损失。然而,正是这些生活中的小麻烦,才能真正推动人们做出改变。

叙事方式必须改变

随着极端天气事件越来越常见,民众开始认真权衡,是眼前的安逸重要,还是为子孙后代的生存需求而保护地球更重要。个人行为也影响着他人,像是在那场对话会上,相信不是所有人都关心气候变化,但当他们听到身边人已在为保护环境作出行动时,也会认为自己应重视可持续发展。

我国政府早前已提出总值1000亿元的百年计划,以兴建防浪堤、水泵房等,应对海平面上升的威胁。但在对话会上,参与者表达了希望政府采取能切实改善日常生活的措施,例如为城市降温的解决方案。

可见,要动员民众齐心协力应对气候变化,对于气候变化的叙事方式必须改变,不能停留在它对全球、全人类的影响,也要强调它对个人的影响。这不代表低估气候变化的威胁,而是将它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人们更易理解和消化。唯有如此,普通人才能对这个复杂课题感同身受,并发自内心地愿意为可持续发展做出牺牲。

(作者是华文媒体集团新闻中心记者)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